来源:MedSci梅斯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龄化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每个人发生骨折的终身风险与心血管疾病类似,约为40%。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及相关的骨折发病率十分引人瞩目。
雌激素水平与骨密度(BMD)呈正相关。大量证据已经表明,雌激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保护作用。例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初潮年龄晚与BMD3降低以及随后的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有关。此外,早期绝经和较短的生育周期都被认为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然而,以前研究的并未纳入所有骨折类型,同时也未能调整可能作为潜在混杂因素的共病情况。此外,关于亚洲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决定因素的流行病学信息很少。为此,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临床治疗中心的专家对该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
该研究是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使用了来自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的数据,旨在探讨女性生殖因素是否与绝经后妇女骨折的关系。该数据库包含了2009年1月1日至1 2月31日期间接受心血管、乳腺癌和/或宫颈癌筛查的1272115名绝经后妇女的数据。
研究的暴露信息是通过自我管理问卷获得的关于生殖因素(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产次、母乳喂养和外源激素使用)的信息。主要的研究结局是所有骨折和特定部位骨折(脊椎、臀部和其他部位)的发生率。
结果显示,1272115名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1.0 (8.1)岁。一方面,与月经初潮较早相比(≤12岁),月经初潮年龄较晚(≥17岁)的妇女发生所有骨折总体风险(调整后的危险比[aHR]=1.24;95%CI, 1.17-1.31) 及脊柱骨折的风险都较高(aHR=1.42;95%CI,1.28-1.58)。
另一方面,与绝经年龄早(< 40岁)相比,绝经年龄晚(≥55岁)的患者骨折风险降低11%。具体说来,脊柱骨折风险降低23%,髋部骨折风险降低12%。此外,与较短的生育期(< 30年)相比,生殖周期跨度更长(>40岁)的妇女骨折风险降低14%,其中脊椎骨折与髋骨骨折分别降低27%与13%。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虽然母乳喂养时长≥12个月会增加5%总体骨折与22%椎体骨折风险,但它能降低16%髋部骨折风险。
此外,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雌激素补充治疗及口服避孕药使用方面,雌激素补充时长≥5年能降低总体骨折风险15%,而口服避孕药使用≥1年则增加3%骨折风险。
综上,这项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女性生殖因素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长期保持雌激素较高浓度或许能降低骨折风险。因此,对于高危女性,包括那些没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可能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来降低骨折风险。
来源:MedSci_cn MedSci梅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jc5ODM4MQ==&mid=2247541541&idx=5&sn=0f7fb8d274adca598dc42e01b28142a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