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助力疫期小麦生产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   2020-04-08 17:53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陈万权 张昊 陈云 马忠华

今年春季,由于疫情原因,造成一定程度上农资生产运输困难,给春耕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逐渐推进复工复产,小麦生产也进入到关键时期。受气候因素影响,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小麦生育期比往年明显提前,如西南麦区小麦已进入齐穗期,长江中下游麦区也将在接下来两周内陆续进入齐穗扬花期,此时期应特别注意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工作。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历史上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为小麦赤霉病的常发区,常年发生面积4000~5000万亩。近年来,由于气候和耕作制度变化,赤霉病在我国呈现大流行频率不断增加的态势。目前病害常发区已扩展到黄淮南部麦区,西北麦区病害发生也明显加重,已经成为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发性重大病害。赤霉病一般流行年份可以引起10%~20%的产量损失,大流行年份可导致绝收。同时,病菌产生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种真菌毒素污染麦粒,导致小麦质量下降,甚至失去食用或饲用价值。  一、病原菌及病害症状  国内外,有20种以上镰刀菌可引起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为优势种。近年来,在黄淮麦区,假禾谷镰刀菌也逐渐上升成为优势病菌种群之一。  镰刀菌侵染小麦可以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小麦抽穗扬花时,病菌侵染小穗和颖片,首先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进而病菌扩展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病穗上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子囊壳)。近年来,镰刀菌引起秆腐问题也普遍发生,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茎节处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湿度大时,病组织表面常可见粉红色霉层。


  二、病害发生规律  赤霉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和(或)子囊壳等形式腐生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秸秆上越夏和越冬。翌年子囊壳发育成熟时,子囊孢子从子囊壳中喷射出来,借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麦穗上萌发,侵染小穗。病残体上产生的分子孢子也可以侵染麦穗。  赤霉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目前,除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扬麦、宁麦、镇麦等一些半春性品种有较好的抗病性之外,我国大部分麦区种植的品种对赤霉病缺乏抗病性。因此,在菌量充足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2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病害就可能爆发成灾。受全球气候变暖、雨区北移、小麦播种推迟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秸秆还田导致菌源大量积累。此外,高产密植栽培导致田间密闭、寡照,雾霾和结露也增加了湿度,为病害流行成灾创造了有利小气候条件。 
水稻和玉米秸秆上的镰刀菌子囊壳  三、防治关键技术  目前,小麦赤霉病防控主要采取化学防治、抗病品种和栽培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  (一)化学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科学用药、节本增效的原则。长江流域、江淮、黄淮等小麦赤霉病常年重发区,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喷施对路药剂预防,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黄淮中北部、华北、西北等常年偶发麦区,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较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应组织药剂防治,降低病害流行风险。为提高预防控制效果,各地应努力做到“四个坚持”。1. 坚持适期用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长江流域、江淮、黄淮等常发区,全面落实“见花打药”(扬花5%~10%),预防控制病菌侵染;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黄淮北部、华北、西北等偶发区,一旦遇适宜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应抓住小麦抽穗扬花期,及时用药预防。2. 坚持合理选药。选用对路的药剂种类、足够的有效剂量,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有条件的地区,推荐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等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在多菌灵抗性发生严重的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及豫南等地,不推荐使用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同时,尽量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剂型;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3. 坚持科学施药。选用高效的施药器械、适宜的助剂和稳定剂,是保障预防控制效果的基础。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机动弥雾机喷雾,出液量应控制在2/3以内;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4. 坚持一喷多效。小麦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盛发期,也是防控的关键期。各地应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兼顾做好吸浆虫、蚜虫、条锈病、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同时,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分类指导、药肥混用、保粒增重。  (二)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之一。但对赤霉病来说,目前生产中仍面临抗病品种缺乏的问题。近10年,国审小麦品种中抗以上赤霉病仅占4%,黄淮流域以高感品种为主。‘扬麦’‘宁麦’系列等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但受生态型的限制在淮河以北地区不能种植。  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常年流行区,建议根据国审和省审信息,选取‘扬麦’‘宁麦’系列等抗性较好品种,避免盲目引种高产高感品种,降低病害流行成灾风险。黄淮流域可参考2018年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会发布的适用于本区域的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例如西农511、徐农029、紫麦19、郑麦9023、濮兴8号、宛麦202、瑞华麦520、徐麦31、西农3517等等。  (三)农业防治1.调整种植结构。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常年流行区,按照“宜麦则麦、宜油则油”原则,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或通过改种绿肥、轮作休耕等措施,尽可能压低非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减轻病害防控压力。黄淮常年发生区和华北、西北偶发区,结合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小麦与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轮作,压低菌源基数,降低病害危害程度。2.优化农艺措施。推行秸秆粉碎、定期深翻还田,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回收利用,压低菌源基数。推行适期适量播种,科学肥水运筹,防止小麦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3.及时收获,干燥入仓。小麦成熟期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麦粒湿度过大,致使病菌再次繁殖、产生毒素。  当前,应加强麦田肥水管理、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的同时,适时喷施对路药剂是控制赤霉病发生、降低毒素污染的关键措施。来源:麦病防控

本微信公共平台由农医生提供技术支持


关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与植保专家亲密约会吧!


长按可识别二维码

轻松关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公众号


来源:zgzbxh1962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TAxOTQ4Mw==&mid=2649371412&idx=3&sn=f67b8f532e57c77825fc2c650fac82e4&chksm=f1e7faa0c69073b6543fda0427d1271caa18bfa39893d66194ec01835e7c7ccc931fc156a1db&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