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看见”人类胚胎染色质结构动态变化

科技日报  |   2019-12-16 13:54
20191216060156_412315.jpg


首次揭示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首次解析人类精子和早期胚胎的高级结构,首次绘制人类早期胚胎染色质三维构象图谱……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陈子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教授刘江领衔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上述新突破,这些成果发表在新近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人类的DNA如果拉成一条直线约有2米长,然而细胞核的直径却仅有5微米至10微米,近期研究发现DNA可以通过有序的折叠组成不同的拓扑结构域,最终形成染色质的高级结构。染色质高级结构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因素,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该成果首次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发现CTCF蛋白(CTCF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多功能转录因子)对于早期胚胎发育中拓扑结构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2/16/content_436810.htm?div=-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