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猪克隆成功可实现快速扩群

中国科学报  |   2021-05-17 09:50

20210517080416_0d7c03.jpg

  工作人员辅助克隆苏淮仔猪吃初乳。南京农业大学供图

记者近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上月该校养猪研究所、淮安研究院,与江苏省畜牧总站联合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胚胎移植的3头大白受体母猪先后顺利分娩。据悉,这次移植采用不同品种与不同性别混合移植,共获得14头苏淮仔猪(8公、6母)。南京农业大学养猪研究所教授黄瑞华说,这充分证明,通过体细胞保存可实现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优秀种猪个体的扩群。

苏淮猪是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种猪场为基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会同淮安市农业农村委、江苏省畜牧总站等多家单位,历时12年联合攻关培育而成的畜禽遗传资源新品种。黄瑞华介绍,作为大约克夏猪和淮猪杂交选育而成的黑猪,苏淮猪既保留了原始地方猪种淮猪的耐粗饲、肉质优的特性,又吸纳了大约克夏猪生长快、瘦肉较多的优点,是节粮、瘦肉型猪优秀品种,抗逆性强,耐粗饲,体质强健。

选择苏淮猪作为克隆对象,是源于非洲猪瘟疫情袭来之后,保护猪遗传资源新品种的迫切性。

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华介绍,非洲猪瘟疫情之下,该院联合江苏省畜牧总站和淮安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对淮阴新淮种猪场的苏淮猪采取了生物保护措施,并兼顾了培育猪种苏太猪的生物保种。“抢救性”地保存了苏淮猪、苏太猪等培育猪种DNA样品约1000份,保存苏淮猪体细胞35份、冷冻精液18份。

这些生物资源库保存效果如何,是否具备生物复制能力?黄瑞华说,只有复制成功,这些遗传资源的保存才可能为我国培育猪种持续选育与扩繁保驾护航。

2021年1月,李平华与该团队副教授侯黎明,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首次将苏淮猪和二花脸猪两个性别的体细胞混合移植到5头大白受体母猪,期望一次性获得两个品种两个性别的克隆小猪。4月27~29日,14头苏淮仔猪顺利诞生,生长状况良好。

黄瑞华说,苏淮猪公、母猪个体混合克隆成功证明,他们收集的遗传素材具有活体可复制性;收集猪遗传资源的体细胞遗传材料进行体细胞克隆,是完善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推动生猪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性别个体体细胞混合克隆成功,进一步提高了克隆效率,为优秀猪个体扩繁带来了新希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5/362636.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卞勤
    0
    科创平台,帮我学习,助我成长。
  • 林芳茂
    0
    科界是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要热爱科学,
  • 刘琼宇
    0
    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改变生活做出贡献
  • 何正花
    0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 毛美英
    0
    向前看远点,心态调整好。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跑,勤奋加巧干,幸福不缥缈,
  • 郑耀斌
    0
    加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 郑璐
    0
    通过体细胞保存可实现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优秀种猪个体的扩群
  • 王军
    0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 霍岩
    0
    科界是很好平台,使我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 候美英
    0
    感谢科界平台,使我开阔眼界、获取新知,拓宽视野。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