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或曾是巨大泥球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2017-07-17 16:53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91105172428_cd5a3a.jpg

“隼鸟2号”将收集来自小行星的样本。图片来源:Akihiro Ikeshita/JAXA

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发现,在小行星出现前,围绕太阳系飞速运转的巨大泥球曾存在过。

最常见的一种小行星是碳质小行星。它们可能向地球输送了水和有机分子,甚至可能是岩质小行星的前体。研究认为,此类小行星形成于令太阳系诞生的致密气体和尘埃盘中的冰、尘土和被称为陨石球粒的矿物颗粒。

不过,关于碳质小行星的历史目前知之甚少,并且它们拥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特征。这些岩石似乎是在相对较低和一致的温度下被改变的,因此它们肯定拥有某种方式从内部失去热量。一些人提出,早期小行星内部流动的水令它们冷却,但可溶性元素似乎并未到处移动。而如果水曾经存在过,这应该是意料中的事情。

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Philip Bland和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行星科学研究所的Bryan Travis表示,将早期小行星模型化为泥球看上去更加合理。

Bland介绍说,当冰、尘埃和陨石球粒聚集在一起时,它们并未在压力的作用下被直接压缩成岩石。相反,冰被尘埃和气体中存在的衰变放射性原子融化,从而将上述混合物变成泥球。

他们的模型表明,这些泥球小行星可能是由太阳形成后残留的粉末状物质构成的。同时,这种传导使小行星内部很容易失去热量。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元素被混合在一起,从而保存了小行星的原始化学物质。泥球随后变成岩石,而这可能是在小行星一旦变得足够大便会产生的重力压力的辅助下形成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观点。”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Tom Davison表示,“从研究人员展示的方式来看,这种情况会不可避免地至少在一些天体中出现过。”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原文链接:http://www.paper.edu.cn/community/details/AN201707-7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