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类星体减缓恒星形成速度的证据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2016-03-25 07:24

内容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91105141038_e657c3.jpg

科学家们查阅了17468个星系的信息并发现了Sunyaev-Zel'dovich效应的能量示踪方式

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有助于解决110亿年前宇宙恒星形成速度减缓的谜团,事实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天体物理学界,如今这个谜团得到了最新有力的发现证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员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发表的文章认为,产生恒星的星系的能量反馈是恒星形成速度减缓的原因。类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它发出的强烈辐射和星际风使尘埃和气体云的温度上升,同时阻碍了物质冷却,同时进一步干扰致密云团与恒星的形成过程。

科学家们查阅了17468个星系的信息并发现了一种名为Sunyaev-Zel'dovich效应的能量示踪方式,该效应是以两位在50年前预测出这种现象的俄国科学家命名的。当高能电子扰乱宇宙微波背景时,这种现象就会产生。宇宙微波背景是微波辐射的海洋,也是137亿年前宇宙在高温中诞生时的产物。助理教授Tobias Marriage表示,此次发现是首个最具说服力的观测证据,能够证明宇宙仅为目前年龄的四分之一时,即恒星形成最为活跃时,类星体能量反馈就已经存在了。

Tobias Marriage发现,此次的研究成果是较为确凿的证据,但尚未达到板上钉钉的效果。另一位研究人员Devin Crichton表示,他们对大量星系的热能水平进行分析以判断其是否会导致恒星形成的中断。此次研究由来自18个机构的23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他们大部分来自阿塔卡马宇宙学望远镜协会,这个协会是以他们使用的三台望远镜之一来命名的。科学家们使用天文台的两台陆基望远镜和一个探测器的收集信息,这种使用多个仪器的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

根据这项研究最新成果,宇宙早期星系在大约110亿年前达到最高的恒星产生速度,随后减速;当时的巅峰速度是现在恒星形成速度的30倍。SZ效应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它对热等离子体十分敏感,而其他研究方法并不能探测到该物质。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原文链接:http://www.paper.edu.cn/community/details/N201603-27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