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是一种典型的坏死性病原体,可通过杀死植物细胞获取营养。因其可以感染200多种植物,并在收获前后严重损害农作物和果实,被认为是植物上十大真菌病原体之一。然而,植物如何抵抗灰葡萄孢菌侵染,仍是未知的。
自噬是抵抗坏死病所需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植物防御坏死致病菌的关键。若敲除拟南芥自噬相关(ATG)基因(如ATG5和ATG18a)或自噬调节基因(如TRAF1a/1b),会阻断细胞自噬,从而引起植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超敏反应。
磷酸化修饰是自噬中重要的翻译后调控。在酵母中,雷帕霉素敏感的TOR复合物1(TORC1)直接磷酸化ATG13以抑制自噬的启动,而ATG1激酶复合物磷酸化ATG9以增强其在将ATG8和ATG18募集到自噬体膜中的活性。在拟南芥中,ATG1-ATG13蛋白激酶复合物响应压力而启动自噬体形成。但是,磷酸化修饰如何调节拟南芥中ATG18a的功能尚不清楚。
近日,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赖志兵课题组在Autophagy(IF=9.77)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利用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组学(质谱策略),揭示了受体激酶BAK1可通过磷酸化植物细胞自噬小体形成的关键蛋白ATG18a,抑制细胞自噬,从而削弱植物对灰葡萄孢菌的抗病性的具体机制。
1. 灰葡萄孢菌诱导拟南芥ATG18a磷酸化
首先,作者证实拟南芥在灰葡萄孢菌感染的条件下,呈现出磷酸化的ATG18a-绿色荧光蛋白。ATG18a上的Ser344在感染前后被磷酸化,而ATG18a上的Thr241、Ser328、Ser361和Thr387的磷酸化是由灰葡萄孢菌感染诱导的。
图1 接种灰葡萄孢菌后,ATG18a被磷酸化
2. ATG18a磷酸化抑制自噬活性
为了探讨ATG18a磷酸化在自噬中的作用,并且识别ATG18a上重要的磷酸化位点,作者将ATG18a上的5个磷酸化位点(Ser344、Ser361、Thr241、Ser328和Thr387)突变为ATG18a的拟磷形式天冬氨酸(D)或去磷形式丙氨酸(A)。结果表明,ATG18a的去磷酸化显著促进了原生质体自噬体的积累。此外,诱导强烈的自噬活性需要所有五个位点对ATG18a蛋白去磷酸化。更重要的是,ATG18a的磷酸化抑制了拟南芥对坏死病原菌的抗性,而ATG18a的5个位点的去磷酸化则增强了拟南芥对坏死病原菌的抗性。
图2 ATG18a12345A和ATG18a12345D影响自噬的诱导
3. BAK1与ATG18a相互作用和磷酸化
据报道,MPK3、MPK4、MPK6、SnRK2.6、BIK1、BKK1和BAK1在植物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t Complimentary,BiFC),作者检测了BAK1在细胞质中与ATG18a的相互作用,并发现ATG18a的五个功能性磷酸化位点中的四个位点直接受BAK1调控,同时,敲除BAK1基因能促进植物自噬小体的形成,增强植物对灰葡萄孢菌的抗病性。由此ATG18a与BAK1蛋白的关系表明,BAK1可能调控自噬途径。
图3 ATG18a在BAK1下游响应于灰葡萄孢菌
综上,本研究在拟南芥ATG18a上鉴定了五个磷酸化位点,发现ATG18a磷酸化过表达会诱导强烈的自噬信号,并增强对灰葡萄孢菌的抵抗力。通过功能实验进一步发现,受体激酶BAK1可与ATG18a直接相互作用并使其磷酸化。此外,BAK1的突变可降低ATG18a的磷酸化水平并诱导强烈的自噬信号,从而增强对坏死性病原体的抵抗力。 本研究解释了植物利用细胞自噬抵抗灰霉病菌的新机制,也为利用基因编辑改良ATG18a基因培育优良抗病品种提供参考。
来源:ptm-biolab 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M5NjQxOA==&mid=2650452734&idx=1&sn=bf7a5e01d94e01e0cb0dcb0bf1fd7f6c&chksm=be86729389f1fb851efe46fcd1314fb7ee6eb5084164344d63c73a0aa839ee2df7fadbaf1e93#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