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治新闻网
攥指成拳 合力致远
——我市深入推进“双创”工作的成效与启示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创业创新的各项决策部署,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鼓励推广“创意+工厂”经验模式,大力培育各类“双创”载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双创”深入发展,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让创业创新逐步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今在我市,“双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喷薄激荡。
政府搭台,汇聚众小,
“双创”载体齐争鸣,创业已成为潮流
王俊荣原是唯美诺“双创”基地的工作人员,平时打理一些基地的平常事务。“每次看到入驻基地的创业青年生龙活虎的样子,我都会觉得心痒痒,同他们一样一展身手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趁着年轻,我也要拼一把!”王俊荣回忆,作出决定后,她开始精心策划创意主题、制作路演PPT和项目计划书。路演现场,来自基地的创业导师们认真“把脉”,直言问题,并开出“处方”,让项目更具备落地和长足发展的条件。如今,王俊荣和她的团队在唯美诺“双创”基地的发展如鱼得水,每月的营业额颇为可观。
我市把打造不同类型的“双创”载体作为促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引进猪八戒网落户,建成清控创新基地、长治“双创”梦工厂、大数据众创空间、中欧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科技园等一批“双创”载体,推进潞城“双创”研发基地、东尚理想城“双创”大厦、华龙“双创”基地等“双创”载体项目建设,通过完善创业创新生态、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实现创业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各类“双创”载体发展到62家,在孵企业175家,在孵企业从业人数1600余人,创业团队1008个,创业导师近300人,创客5700多人,带动就业1.6万人。与此同时,我市建立长治市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广大创客和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并与85家科研院所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长治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平台。
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双创”载体和产学研创平台的作用下,不仅创客群体“滚雪球”式发展,而且小微企业的生存之路更加宽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得以总结完善,培育和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不唯地域,不吝投入,
政策资金“双保险”,滋养一方创业人
50后博士渠志灿被我市优良的营商环境所吸引,立足我市牡丹种植优势,带领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致力于创新生物科技研究和牡丹产业发展。经过两年的运作,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已建成十万级洁净生产车间,获得两类不同生产许可证,实现了系列牡丹产业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为我市转型发展注入“新血液”。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我市之所以吸引这些活跃的“追梦人”,正是因为有着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
为了激发“双创”活力,我市释放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业创新红利。实施“潞才回巢”计划,出台《柔性引才支持奖励办法》《长治市人才落户实施细则》《长治市人才安居工作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来长治工作的各类人才提供住房补贴、项目资助、创业场地租赁补贴。建成200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和近千套人才安居公租房。此外,还通过组织举办各类“双创”活动和创新创业大赛,选树“双创”典型,移植推广“双创”经验,先后举办了五届长治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三届长治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创响山西“双创”活动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全省“创客中国”总决赛等,成绩斐然,有力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市“双创”工作再上新台阶。
直面短板,破解瓶颈,
促“三业”齐头并进,跑出长治“加速度”
尽管我市在推动“双创”深入发展、提升“双创”整体水平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据调查,近年来,我市“双创”基地建设速度较快、数量增长较多,但总体看来,布局还不很平衡,“双创”基地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及周边地区,其他县市区的“双创”载体数量少、规模小。就已建成的“双创”载体来看,入驻载体的创业型企业较多,创新型企业偏少,特别是培育和孵化新技术、新产品、新工业、新业态的能力尚处于破土萌芽状态。不少“双创”基地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运营团队,创业培训、导师辅导、审批代办、项目融资等一体化服务能力还跟不上“双创”发展的需要。
“我们一直在思考,创业者到底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我们能为创业者提供什么?”市发改委工业经济科副科长赵庆告诉记者,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有三点最重要:低成本高品质的空间,开放包容的环境,以及创新的生态群落。
赵庆对我市“双创”工作下一步走向作了介绍。把培育创新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推动长治的产业、企业、企业家“三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跑出长治“双创”“加速度”。一是实施“智创城”建设工程,依托创业孵化区(东山国际“双创”大厦)、孵化加速区(清控创新基地)、产业集聚区(5G电子智造基地)三大功能区,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梯次孵化体系。二是实施“双创”载体平台升级工程,盘活闲置商业用地、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等低成本载体资源,改造升级成为“双创”基地;加快升级现有的17个省级众创空间和14个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的步伐;支持建设一批以“孵化+创投”“互联网+”等为主要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三是实施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建设“双创”基地和服务平台,推动大中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发展,打造大企业为主体、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共生的“双创”新格局,实现产业集聚和抱团发展。四是实施“双创”产业链条完善工程,采取“创意+工厂”模式,加快推动创意向产品转变的过程;采取“孵化+辅导+投资”模式,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和成功率。五是实施创新人才资源聚集工程,鼓励本地高校院所建设“双创”基地,增强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引进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各类人才。
来源丨长治日报
记者丨曹云
编辑丨路璐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
来源:czxww0355 长治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E4NDUwMA==&mid=2651956436&idx=4&sn=e768d914745a255ca3a5fde17046c393&chksm=80723d8fb705b4993ffcf37977dba9abc8ca730cdd3e78c19733b5f4df555fd350b390b846b3&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