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四合,华灯初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斑斓的LED灯点缀着夜色,也吸引了研究人员的注意。近日,《自然—衰老与疾病机理》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蓝光可能损害脑细胞和视网膜,并加速衰老过程。
研究刊发后,改善或减少蓝光对人体不良影响的诸多建议不断,例如配戴琥珀色镜片等方法过滤掉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改进电子设备屏幕以减少蓝光的产生。
从2014年蓝光LED制备方法的发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到近年来蓝光的“有害”研究的论文相继曝出,从生命健康的角度,人们很想知道,蓝光是否会像紫外线、红外线那样对人体产生损害?应对蓝光对人体的伤害有无必要性?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产学研界的专家,以解答公众这些困惑。
大量蓝光暴露并不常见
早在20世纪70年代,LED已经研制出红、橙、黄、绿等颜色,但蓝光LED一直困扰着研究界。蓝光LED的缺失,导致红黄蓝三原色长期“三缺一”,人工获得白色光源受阻。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副教授葛爱明告诉《中国科学报》,LED之所以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其中材料的不同。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而能够发蓝光的材料的制备很难实现。
直到1989年,日本学者赤崎勇和天野浩制成了氮化镓,在全球首次制造出蓝光LED。此后,中村修二创建了大量生产氮化镓晶体的技术,并因此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氮化镓二极管正式走上国际舞台,应用于医疗、电子显示屏、照明等领域。
为生活、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蓝光LED对人类的影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
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其他机构开展实验,将果蝇分组,一组每天12小时接受发光二极管产生的蓝光照射,另一组则一直处于黑暗中或过滤掉蓝光的光线环境下。
实验发现,每天接受蓝光照射的果蝇出现了视网膜细胞和脑神经细胞受损现象,运动能力也受到影响。接受过滤掉蓝光的光线照射的果蝇寿命会小幅缩短,而只接受蓝光照射的果蝇寿命大幅缩短。
不同于红光、绿光,蓝光波长较短,介于400nm~480nm之间,具有较高能量。
葛爱明表示,由红、绿、蓝光制成的人造白光灯中,蓝光含量占比较高,然而蓝光强度并不高。此外,人类大量接触高强度蓝光的机会并不多。即便是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蓝光灯,长时间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也未出现损害报告的病例,谈“蓝”色变为时尚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强表示,视神经与中枢神经相连,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损害视网膜,从而对大脑造成损伤。与激光、紫外线、红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类似,蓝光对人体的影响与蓝光暴露量正相关,这种影响可能是缓慢的累积效应。
缺乏临床证据
蓝光到底对人类有无影响?又如何影响人类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周强表示,眼睛长期暴露在蓝光下,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从而损害视网膜,这类案例通常出现在动物实验中。而且,这并非个例,长期、大剂量暴露红光、绿光等光线下也会导致相似结果。他举例说,“雪盲症”的发生就是源于大量白光经冰雪反射进入人眼,从而损害眼睛正常功能。
另一项研究发现,蓝光能刺激视网膜上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和大脑中控制苏醒的区域相关联。受到蓝光刺激后,这些细胞就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褪黑素含量的降低或影响睡眠。
葛爱明表示,光对动植物的生长意义重大,蓝光是自然光的一部分,其对人类的意义也不容小觑。
针对蓝光导致衰老的问题,刘强解释说,目前研究界已经证实的能够导致人体衰老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基因。环境因素方面,某些化学诱导剂能够导致衰老;基因层面,日本、欧洲的某些家系中,Lamin A/C基因突变能够导致早衰。而蓝光对人体的影响集合还有待验证。
实验结果难以在人类身上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蓝光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很多。西班牙的一项研究显示,夜间接触蓝光多或会提高患乳腺癌、前列腺癌风险。
与此同时,蓝光对机体有利的研究也已出现。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暴露在蓝光下会显著降低收缩压,增强心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日本专家发现,用蓝光照射大白鼠受损的脊髓神经细胞,可令促进细胞成长的蛋白质增加,进而加速受损部分恢复。
事实上,蓝光对人类影响的验证工作很难进行。刘强表示,这项研究中,仅仅对果蝇进行了实验,并不能科学证明蓝光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于延缓衰老的研究,促进衰老的研究很难在人类中验证。
“蓝光对人体的影响需要长期跟踪,而蓝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这个问题将在几十年或上百年后有答案。即便蓝光对人体的损害是肯定的,探究多大剂量将引发损害也是一项艰难的研究。”刘强说。
周强告诉《中国科学报》,临床案例的取得也颇为困难。临床上,并未出现因为蓝光损伤而就诊的大规模病例,也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人类受到蓝光的影响。
“目前,业界正在加强全光谱灯的研发和使用,替代蓝光激发荧光粉制成的白光灯,创造自然健康的高品质光源。”葛爱明说。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0/350586.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