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转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2020-08-17 20:14

来源: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

作者 | 贾卫中

来源 | 选车网

低迷了整整一年后,7月新能源汽车首度迎来正增长。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企业适应了补贴退坡后的市场环境。然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指出:“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是坚定不移要坚持的,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提法更准确。” 

“新四化”方向不变

从2019年7月开始,新能源车市持续下滑了整整12个月。今年上半年,在多重消费政策刺激下,新能源汽车跌幅仍远超传统动力汽车,部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对未来的方向产生了怀疑。

付于武告知《选车网》:“汽车‘新四化’的变革方向不会改变,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是坚定不移要坚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也是逐步替代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牵头更新编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8月20日,将要举行这本书的评估会议。相对于1.0版路线图而言,2.0版路线图大的方向没有变化,而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做了一些技术性地更改。比如‘双积分’政策,原来鼓励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次对于换电模式,节能汽车也有积分。” 

2.0时代划重点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目的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全生命周期衡量,以煤电为动力的电动车只是排放转移,并且没有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付于武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更准确地描述了汽车产业升级与转型方向性的内容。我觉得能源多元化是我们的国家战略,能源多元化和技术路线的多元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汽车产业发展不能光提新能源汽车,不提节能汽车;不能光提纯电动汽车,不提发动机的改进;不能光谈燃料电池汽车,不提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的关系应该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个表述更准确。节能与新能源的技术路线应该由企业来决定,多种技术路线并存,这是产业发展要遵循的客观规律。” 

中国品牌如何适应充分竞争

2019年上半年,本土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为86.7%,而2020年上半年市占率降至54.5%,一年间骤降了32.2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再度提出:“应该保护中国新能源汽车来之不易的成果。”

付于武对《选车网》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过去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好,因为起步早,外资还没有完全转型。而一旦外资转型,包括特斯拉强势挺进,大众、丰田等巨头发力,中国品牌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的短板就暴露出来,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竞争才能成就王者,光靠保护,没有竞争是不行的,中国汽车产业不是在保护中壮大的。”

“十四五” 时期我国汽车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付于武对中国品牌提出发展建议:“中美贸易战也好,逆全球化也好,在百年产业变革的特殊背景下,一定要提高我们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没有核心技术永远受制于人;必须打造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必须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抢先一步;必须在传统汽车升级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别人是正常速度,我们就要有加速度;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愈发要呵护创新型的人才。总而言之,中国品牌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维,慎提弯道超车,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把产品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付于武的“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慎提弯道超车,节能与新能源并进”、“尊重人才”等等观点都不是第一次提出来,但新能源汽车从当年的“十城千辆”起步发展至今超过10年了,为何部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企业盲目追逐补贴,而对朴素的道理置若罔闻。

而今,补贴即将退尽,新能源汽车市场露出本来面目,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在汽车产业处于百年不遇的深刻变革之际,《选车网》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相关问题与付于武深入沟通,希望能通过科技界专家的真知灼见帮助车企今后少走弯路。

(图片来源:互联网)

来源:gh_8d8ba0c01302 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Mjg4MzQwMA==&mid=2247483670&idx=1&sn=38d4a467f4c595c69037c0df625d2f25&chksm=fb12aa31cc652327f40e0ea6b268775b0643e98127077bdea9ff56bd495a70d8bbf8b0c3d3a4&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