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料产量持续增长,到2016年时已达到3.35亿吨。塑料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塑料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导致大量的塑料垃圾进入环境。进入环境中的塑料垃圾,能够在环境理化及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降解成无数微小的塑料颗粒,当其直径小于5 mm时,即可被定义为微塑料。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尽管国内外对水环境微塑料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检测方法。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污染生态学学科组博士生王文锋在研究员王俊的指导下,综述了国内外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调查方法。论文对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中微塑料样品的野外采集、实验室处理、仪器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该论文得到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Y329671K01)、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Y623321K01)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2016CFB284)的支持,文章以Investig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An overview of the methods used, from field sampling to laboratory analysis 为题,发表在国际分析化学期刊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上。
论文链接
微塑料的环境行为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1809/t20180917_4663816.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