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扑街给科幻片炫技派敲响警钟

科技日报  |   2019-08-16 09:48

  timg (9).jpg

  近日,人们对于《上海堡垒》票房失利的讨论非常热烈,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的热度。有观众表示,“华语科幻电影始于《流浪地球》,止于《上海堡垒》”。

    这其实是好事。一方面,这证明了中国观众对于科幻电影确有期待和热情;另一方面,这显示出中国科幻电影的受众群体已具有相当的鉴赏力。当然,有着《流浪地球》开启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在前,观众对《上海堡垒》的期待值被放大,继而可能影响了对电影质量的实际评价。纵使如此,《上海堡垒》的失败仍是显而易见的。

    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部从逻辑到技术运用都存在问题的电影。比如外星人抢夺仙藤这个电影主线情节,被指有违科学常识。这其实反映出一个根本问题,即在谈及票房、口碑前,将科幻片的应有之意无视掉——没有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因而难以具备科幻文学比较注重的科学严谨性和逻辑性。

    打比方说,科幻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高端先进的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当我们的现有硬件不足以展现其“高科技性”时,就需要用后期处理手段将其变得又炫又酷。适当的美化修饰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如果整个影片都靠炫技来撑起而忽略演员的表现力、情节的严谨和逻辑,那将注定成为一个空洞无实的“花架子”。就好像AE(一款后期制作软件)可以帮助影视作品更好地展现AI应用场景,但却不能用于替代AI成为一种对未来场景的描述手段。

    据说,《上海堡垒》的技术投入和制作团队与《流浪地球》是一个级别的,但最终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却给人大而不当的印象,甚至是玄幻、奇幻、科幻“一锅炖”。这就说明,电影的叙述能力不足,只能靠花炫的技术来掩盖。

    一定程度上说,在《流浪地球》给中国科幻电影带来高光时刻之后出现的《上海堡垒》,其实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中国科幻电影的真实创作水平。相较于过度指责《上海堡垒》的问题,更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科幻电影到底该如何真正坚持科幻的内核,到底如何克制炫技的冲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另外,科幻电影是一个对专业要求相对较高的创作类型,中国的科幻电影人才队伍和工业体系建设又如何跟上?当然,也别忘了,好的科幻电影也少不了好的科幻文学支撑,在这一点上,我们显然不能只有《三体》这样的代表作。

    因此,《上海堡垒》的票房惨败固然需要反思,但其教训已然对整个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都适用。对于当下的中国科幻电影制作而言,这样几个常识或许依然需要重申:科幻电影需要展现技术,但绝不是炫技;科幻电影虽然突出了科幻,但必须有好的故事支撑;要打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科幻电影佳作,切勿把过多的心思放在流量明星等“非技术”因素上。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8/16/content_428047.htm?div=-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