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以太空历险为背景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2月5日上映,首日票房超过2亿元,2月8日即晋级为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第一。根据电影专业媒体预测,这部电影的票房总收入或将达到53亿元,进入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总收入前三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片”。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却呈两极分化。科幻作家朋友们大呼过瘾,称“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批评者则颇为激烈,直言称“不及格”,是“烂得不能再烂的渣片”,是“反人类”。这些反应可以说颇具代表性,因为“中国科幻电影”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科幻是一种文学。对于这个定位,很多批评者尤其是科学家朋友可能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很多人吐槽《流浪地球》的一些科学设定,如“重核聚变”是伪科学、“地球被木星引力俘获”不合理,这都是过度地把科幻等同于科普的结果。
其实,美国的科幻电影也是延续了好莱坞大片“唯恐天下不乱”的传统。比如《2012》的灵感取自玛雅文明考古里的一个错误概念,又加上了“中微子性质发生变化”这样一个极不靠谱的设定,就把地球几乎给“毁灭”了。“毁灭世界”是科幻作家们的一个乐趣,只有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才凸显人类在宇宙中孤独不安的困境,凸显人性在各种矛盾之中的挣扎。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强行科普”,就是借用流行话题来展开比较有趣的科普解释。对于从事科普工作的我们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很有利的切入方式。不过对于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来说,我们可不能要求他们是准备接受科普教育才去买票的。就像《星际穿越》一样,在电影院里能够感动观众的,一定是悲欢离合的人间真情故事,而不是“最权威的引力科学顾问”或“史上最准确的黑洞形象”。
让科幻回归文学吧,让观众在电影院里欢笑、感动和流泪。哪怕出了电影院大门,他们就匆匆忙忙奔向饭馆,看电影时那一刻的感动一定还留在他们心里。这才是作为娱乐、作为文学的电影最重要的。
所以说,虽然《流浪地球》的设定“不符合科学”,但是就像年轻的刘启一样,而希望也总是寄托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即便如《星际穿越》《星际迷航》等科幻大片,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也总是年轻人。而科幻作家们天然就拥有“在宇宙中违规开车”的权利(刘启就是违规开车的主儿),敢于梦想,才让他们的作品不落窠臼,创造出一部部让人惊讶的优秀作品。
其实,刘慈欣的同名原著只是一部中短篇小说,能够改编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电影,已经让人大开眼界。电影的科学设定或许存在不少科学硬伤,故事情节设定可能还不尽合理,演员的表演也还略显生硬,不过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国产“科幻电影”这个类型从此挤入了春节强档,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开始思考地球、太阳和人类的命运。
作者:孙正凡(科普作家)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