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Nature
用于胞嘧啶至胸腺嘧啶(C-T)转换的碱基编辑工具能够以单碱基对分辨率高效地进行基因组操作。用于C-T转换(CBE)的可用基础编辑器(BE)具有受限的编辑范围和不可忽略的脱靶效应,这限制了它们的应用。2019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团队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王小林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题为“Expanding C–T base editing toolkit with diversifiedcytidine deaminases”的文章,以新的胞苷脱氨酶为基础构建出多种新型的CBE工具。与传统CBEs相比,新型CBEs的单碱基编辑窗口更加多样化,脱靶风险也显著降低,这为C/G-T/A单碱基编辑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另外,2019年7月22日,美国博德研究所David Liu在Nature Biotechnology 在线发表题为“Continuous evolution of base editors with expanded target compatibility and improved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噬菌体辅助连续进化(PACE)来生成具有改进的靶序列相容性和更高活性的编辑器。PACE每天进行数十代的突变,选择和复制,并促进蛋白质功能的显著改变。使用BE-PACE进化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E),克服了CBE的靶序列背景限制。一个进化的CBE,evoAPOBEC1-BE4max,在GC环境中编辑胞嘧啶的效率高达26倍,这是野生型APOBEC1脱氨酶的一个不受欢迎的环境,同时在所有其他测试序列环境中保持有效编辑。另一种进化的脱氨酶evoFERNY比APOBEC1小29%,并且在所有测试序列环境中有效编辑。另外,该研究还开发了基于CDA1脱氨酶的CBE,在困难的靶位点具有更高的编辑效率。最后,研究人员使用来自进化的CBE的数据来阐明脱氨酶活性,碱基编辑效率,编辑窗口宽度和副产物形成之间的关系。这些发现建立了一个快速发展基础编辑的系统,为进一步推进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点击阅读)。
CRISPR系统广泛用于基因组编辑,包括基因破坏和校正。Cas核酸酶被sgRNA募集到特定基因组靶标上用于DNA切割,并且诱导的双链DNA断裂(DSB),主要通过NHEJ途径,通常导致插入和缺失,导致基因失活。为了纠正携带有害突变的基因,通常需要外源供体DNA模板并且涉及同源定向修复(HDR)途径。与NHEJ途径相比,HDR依赖性基因校正通常是低效的。最近,通过将脱氨酶与Cas切口酶(nCas)或催化失活的Cas(dCas)融合,已经开发出能够在没有DSB诱导的情况下实现特定碱基对的核苷酸转化的BE。由于既不需要供体DNA模板也不需要DSB,因此可以提高碱基编辑的效率,减少不需要的插入缺失,这使BE成为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的有吸引力的工具。CBE系统的活性窗口定义为sgRNA中编辑效率>40%的C位点
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种胞苷脱氨酶用于CBE,包括大鼠APOBEC1(rAPOBEC1),人激活诱导脱氨酶(hAID),载脂蛋白-B-RNA编辑催化多肽样3A(APOBEC3A)和Petromyzonmarinus胞苷脱氨酶1(PmCDA1)。这些脱氨酶与nCas9 / dCas9的氨基末端(N末端)或羧基末端(C末端)融合,并且主要在4-8位介导C-T转化(PAM被计为21-23位)。虽然取得了显着进展,但目标范围,编辑特异性和保真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增加CBE系统编辑窗口的多样性,拓展其单碱基编辑的适用范围,研究人员对新近发现的十数种胞苷脱氨酶进行系统性筛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新型CBE系统的编辑窗口更加多样化,且编辑范围明显增加。
研究团队还发现,胞苷脱氨酶与nCas9的融合策略不同,其编辑窗口也会发生改变:通常情况下,与nCas9氨基末端融合相比, nCas9羧基末端融合的胞苷脱氨酶有着更窄更精准的编辑窗口。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对不同CBE系统的特异性进行了系统比较,发现新构建的N-1-BE, N-7-BE,C-8-BE和N-12-BE系统的脱靶风险明显降低,呈现出更高的特异性。新型CBE系统在编辑窗口和特异性上的改善为单碱基编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新的胞苷脱氨酶也为未来单碱基编辑工具的开发和改善提供了基础。
用于胞嘧啶至胸腺嘧啶(C-T)转换的碱基编辑工具能够以单碱基对高效地进行基因组操作,但是受限的编辑范围和不可忽略的脱靶效应,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该研究通过筛选多样化的七鳃鳗胞苷脱氨酶,建立了具有扩展和多样化编辑范围的各种CBE,可以通过各种融合策略进一步改进,融合nCas9的N末端或C末端。此外,脱靶分析几个CBE显示出更高的保真度。该研究扩展了C-T转换的工具包,并为对基础编辑工具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1562-6
来源:Plant_ihuman iNature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MTE3MjUyOA==&mid=2247503433&idx=6&sn=ee399b5d7fcf4d2d9ccdf55b5de9f088&chksm=fce6bd96cb913480a2c41077b4c55b113aa086c09cf8d05b3cbac1425b8a694796d6bab6931b&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