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环视界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环境生物电化学中心(周顺桂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区,IF=7.864)上发表了题为“Mn3O4 Nanozyme Coating Accelerates Nitrate Reduction and Decreases N2O Emission during Photoelectr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by 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CdS”的论文,该论文入选了2020年ES&T 第54卷的封面论文。福建农林大学周顺桂团队的陈曼博士为本文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陈翔宇为第一作者,福建农林大学为唯一单位。(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2709)
微生物-半导体杂化体是一种能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特定化学品的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该体系运行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质,影响着杂化体系的性能。本工作通过在脱氮硫杆菌-硫化镉模型体系中原位负载Mn3O4纳米酶,利用Mn3O4纳米酶的类超氧歧化酶(SOD)及类催化酶(CAT)性质,即时消除光照过程中产生的ROS,保护杂化体系,维护其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负载Mn3O4纳米酶后,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浓度分别降低了90%、77.6%和26%,硝酸盐还原速率提高了28%,氧化亚氮排放降低了78%。即时消除和物理性隔离是Mn3O4纳米酶有效保护杂化体系的两种作用机制。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低廉且有效的方法保护微生物-半导体杂化体系免受活性氧物质的攻击,这将有助于在未来开发更稳定、高效的微生物-半导体杂化体系,促进光能至化学能的高效、选择性转化。该论文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项目的资助。
据悉,周顺桂团队主要从事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及效应研究。近年来,该团队在光-纳米半导体-电活性微生物交互作用领域率先开展了研究,相关工作还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Science 等上发表数篇论文。
来源:nhsj-wx 农环视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zM0MjI1NQ==&mid=2247490924&idx=1&sn=0257732e1ad6c591f3587b77114ebb6b&chksm=fc36162ccb419f3a898d3962d06c1a327524c3a7bd3cb6162e51e4e8f1a086e5043d65e87bf6#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