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物 | 院士丁德文:从冻土到海洋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   2020-09-09 09:31

来源: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科学研究就该这么干,就该深入一线,拿到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它们在我眼中比生命更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


大学毕业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冻土科学研究,外业时,饿了,捡几块牛粪烘烤馒头吃,渴了,嚼几口冰牙的冰雪。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德文

近30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布冰川、冻土、河流、沙漠、平原、高山,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开拓了寒区工程冻土技术领域,奠定了中国寒区工程热学研究基础,填补了中国寒区热工领域的空白,在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逾知天命,他又投入海洋科学研究领域,构建中国工程海冰学学科体系,研发海洋污染形成机理、生态效应和防控技术,攻克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关键技术……

如今,79岁的他,回顾多年的科学研究和野外实验的经历,感慨万千地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继续努力搞科研,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人民的期望。”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

从冻土到海洋——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

豁达谦逊,风趣幽默,富于哲辩思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给人的第一印象。

“当站在6000米的冰峰上,看到没有比你更高的山峰,就会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于自己前半生的事业,丁德文充满深情。

年逾知天命,丁德文又投入海洋科学研究领域,构建了中国工程海冰学学科体系,研发海洋污染形成机理、生态效应和防控技术,攻克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关键技术……

如今,79岁的丁德文院士回顾多年的科学研究和野外实验的经历,感慨万千地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继续努力搞科研,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人民的期望。”

“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在我眼中比生命更重要”

1941年2月7日,丁德文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取名“德文”,是父亲希望他“品德和才华”兼备,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丁德文也未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攻读应用物理专业。

中国冻土热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比苏联晚至少30年。一度,中国冻土热学工程技术研究举步维艰。1965年7月,大学毕业的丁德文,应国家开发西北地区战略的需要,被派往位于甘肃兰州的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从事极其艰苦的计量地理学研究。虽然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不易显效,但丁德文信心满满地投入其中。

做冻土环境测量时,丁德文常常带好测量工具和生活用品,揣上两个馒头,踏上寂寞的山路。饿了,捡几块牛粪烘烤馒头吃;渴了,嚼几口冰牙的冰雪,足迹遍于河谷、漫滩地、沼泽之间,测温度、水份……有时候,甚至还面临死亡的危险。

有一次,丁德文去青海木里冻土实验站外出考察。经过一段冰川时,已经在气压很低的高原走了很远的丁德文,忽然觉得两腿发沉,脚下一滑,顺着山坡滚了下去,什么也不知道了……一阵彻骨的寒冷,让丁德文睁开眼。一看表,过去了两个小时,再看陡斜的山坡,足有百余米。他不由暗暗庆幸,拍拍身上的雪,趔趔趄趄地走回实验站。到站里脱下衣服一看,到处是伤,他这才感到浑身痛得动不了。

丁德文说:“科学研究就该这么干,就该深入一线,拿到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它们在我眼中比生命更重要。”

近30年时间,丁德文从冰川、冻土、河流、沙漠、平原到高山,在广泛的领域都有着独到的科学思维和新颖的理论、技术,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开拓了寒区工程冻土技术领域,奠定了中国寒区工程热学研究基础,在寒区铁路、公路、油气开发、生态建设、资源开发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填补了中国寒区热工领域的空白,一些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992年金秋,丁德文调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解决海冰区工程技术问题,倡导海洋生态保护

改革开放后,大洋上吹来的风使国人认识到海洋有多么重要。国人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步伐越来越快,但也走进了一个误区。用丁德文的话说:“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过度利用近海环境而改变了近海自然属性,向海洋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压力超过了海洋的承载能力。”

在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岸特定海域纳污能力评价和污染预测技术”专题研究时,丁德文首次提出了“海洋要建立纳污区”的观点,即在海洋中科学规划出一定水域,在承载能力范围内集中接纳污染物排放,充分利用海洋环境自净能力,解决污染物排放空间问题。他带领团队重点解决和建立了我国海湾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丁德文开展了陆源污水适度集中处理后离岸排放的关键技术研究,对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均产生了重大影响。1994年,丁德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末,素有“天然鱼仓”和“海洋公园”美称的渤海,污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丁德文非常关注渤海,他于1998年在烟台举行的渤海环境污染防治座谈会上指出:“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渤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渤海水域受到了严重污染,有的海域出现了局部无底栖生物的‘死海’。渤海水体交换周期长、自净能力有限,承受污水总量占4个海区的32%,污染物占到了47%,而渤海污染较重的区域恰恰正是海洋生物产卵区、索饵区、洄游区,污染造成的危害很大,它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渔业资源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渤海局部区域濒于‘死海’状态,生态问题已到临界点,这并非危言耸听。”

1999年,丁德文作为渤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发起专家之一,撰文《关于渤海综合整治纳入国家规划的建议》,明确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确立渤海的战略地位;制定渤海专门法规,采取强化管理措施和政策调控;建议制定渤海综合整治计划,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广泛集资,为渤海综合整治提供资金保障。

在丁德文等一批科学家的建议与努力下,2001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海岸带对于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为了加强海岸带生态脆弱性及其调控对策研究,加深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的科学认识,丁德文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海岸带资源环境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一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灾害防治和综合管理方面的技术,为促进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此外,丁德文还组织建立了“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技术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等项目。这些工作对推动中国海洋污染防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身体力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2000年,丁德文调入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此前,他就认识到,中国近海海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要想解决难题,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走海陆统筹、河海兼顾的道路;必须系统研究海岸带地区的自然-人-社会复合系统中人与海的关系,研究海岸带地区人类活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为了研究解决海岸带系统复杂性及其生态效应问题,丁德文在2001年组织筹建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组建了“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创新学科研究团队,并依托“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以及国家海洋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等的支撑,以“海岸带系统复杂性和人海关系调控技术”为核心开展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和综合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丁德文的新生态学学科构建和方法研究,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根据生态学发展的进程提出了新生态学即人类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学科体系,阐述了其可能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从时代思维的进程、研究范式的转换和生态文明的承载等方面阐释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并致力于推动其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部组建后,丁德文的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愈发关注海洋资源管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优化的统一性。在海洋生态学理论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背景下,丁德文建议并提出,海洋生态工程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应利用海洋生态工程原理与方法,而不仅是物理工程与方法,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应用类型上,他把海洋生态工程分为四种类型。丁德文的研究领域还包括海洋环境模拟仿真研究,这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努力工作、不断钻研的同时,丁德文始终没有忘记积极培养科技发展的后备力量。他先后指导了40多名研究生,10多名博士后。

72岁时,丁德文因病入院做手术。术后一个多月,身体还没完全康复,就又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国家的海洋事业中。如今,丁德文倍加珍惜自己的时间,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继续努力搞科研,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人民的期望。”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

来源:CSOL1950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3ODA3OA==&mid=2247489556&idx=1&sn=264c38341af92bf1be056c2602f15f4b&chksm=ec70d3c5db075ad3133b9de45273824f0c02c1391e5505fdd81eaca83fbbe7e2722da7a3ff1e&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