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工程设计促进生物医学检测

X一MOL资讯  |   2020-08-16 08:09

来源:X一MOL资讯

近期,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在Wiley旗下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NIR‐II Fluorophores for Improved Biomedical Detection”的综述文章。这篇综述从分子工程的角度重点介绍了近红外二区(NIR-II)荧光染料的设计策略和生物医学成像方面的应用设计思路。

wt_a52382020016101909_dc71d6.jpg


首先,作者讨论了高性能NIR-II荧光染料需要考虑的三个参数:波长、亮度以及稳定性。在这三个参数的指导下,作者详细探讨了如何实现染料波长的红移,包括延长共轭链、修饰推拉电子体系、杂原子替换以及形成J-聚集体等方式;接着讨论了提高亮度的策略,包括空引入空间位阻、与蛋白形成复合物、修饰推拉电子体系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等;最后探讨了如何提高染料稳定性的策略,包括引入空间位阻、刚性化染料分子结构等,每种策略都有相应的例证。此外,作者总结了一个最大吸收波长与亮度的关系图,此图清晰的展示了目前绝大部分用于NIR-II区生物成像的小分子染料相关参数,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wt_a12302200816101910_e17c05.jpg


在讨论染料分子设计策略后,作者进一步介绍了相关NIR-II染料的成像应用,包括动态成像、多重检测、荧光引导手术等。接着进一步介绍了NIR-II荧光传感探针的设计策略,包括Off-On型荧光探针和比率型荧光探针,其荧光调控机制包括推拉电子体系修饰、聚集与解聚集、共价组装、共轭体系干扰、ICT、能量转移以及有机无机杂化等方式,每种策略都有相应的例证。

最后,作者讨论了NIR-II小分子荧光染料设计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并进一步展望了NIR-II区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等低背景荧光成像方式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来源:X-molNews X一MOL资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xNzg4Nw==&mid=2657654887&idx=7&sn=913f16e1ec68cdbcc895b55f86a1a305&chksm=80f8b1b7b78f38a157f460d62824e7abb1ce5e0656595e57610fbca704bed2e691ff5f2aded3#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