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ioWorld
植物基因组编辑通常依赖于利用农杆菌或基因枪介导的方式将CRISPR/Cas9等序列特异性核酸酶和选择标记表达框导入受体植物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再生获得稳定整合的转基因植株,并进一步鉴定靶基因位点发生了稳定遗传修饰的植株。尽管插入的外源基因随后可通过自交或者回交手段,从编辑后代植株染色体中分离去除,但该过程仍然费时费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倍性复杂、育种周期长或无性繁殖的植物更是如此。此外,转化过程可造成植物基因组和表观组发生非预期的改变或损伤,且在一些国家基于过程(Process-based)的管理框架下,去除转基因的编辑植物后代仍可能被纳入转基因植物的范畴进行监管,影响该技术在作物育种的应用。因此,发展无需转化的CRISPR/Cas9高效递送方法,建立DNA-free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有助于加速作物育种进程、降低监管成本、推动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应用。病毒载体系统是外源基因体内递送和瞬时表达的理想工具,是转基因稳定表达系统的重要补充。在医学领域,利用腺相关病毒 (AAV) 包装和体内递送CRISPR-Cas基因是当前基因治疗最有希望的系统之一,已在多种遗传病治疗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植物学领域,尽管植物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也广受关注,但CRISPR/Cas核酸酶基因较大的分子量(包括转录顺式元件可达5-6 kb),远超出了已知的大多数植物病毒载体的包容极限(1-2 kb),目前尚未有利用侵染性植物病毒载体系统递送CRISPR/Cas核酸酶的成功报道。2020年6月29日,Nature Plants 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李正和教授研究组题为:Highly efficient DNA-free plant genome editing using virally delivered CRISPR-Cas9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利用一种工程化的植物负链RNA弹状病毒载体向植物体内系统递送CRISPR/Cas9核酸内切酶,并高效产生可稳定遗传的靶向基因编辑。Nature Plants 同期还配发了题为:Editing through infection 的评论文章,对该该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来源:ibioworld BioWorld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MxMzcyMg==&mid=2247503196&idx=3&sn=da53ea32f8b734fa409afc3d531a9a5b&chksm=fbf63989cc81b09f850273d69bd676adbd63031b2153ef9ad335b137766601bb4a6fd4161805#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