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史】香料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山东省烟草学会  |   2020-05-28 09:25

来源:鲁烟科普

烟博馆农业馆中展现云南保山地区香料烟种植的一个雕塑场景。

  在中国烟草博物馆农业馆中,有一个以云南吊脚楼为背景设计的雕塑场景,展示了香料烟在当地种植(如图)、采摘、晒制、分级加工的过程。

  世界上的烟叶可分为烤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几种类型。香料烟是加工混合型卷烟必需的原料,主要作用是增加卷烟香气。香料烟品质和土壤、气候、栽培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世界香料烟产区主要分布在希腊、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家。

  香料烟在中国开始种植的时间较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引进和发展的一种烟叶类型。1951年,浙江省新昌县曾试种成功,当时种植的主要是“沙姆逊”品种,其特点是尼古丁含量低。

  20世纪80年代,烟草行业将发展种植香料烟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烟草降焦工程的重大举措,开始大量引种该类型烟叶。在原有的“沙姆逊”品种上,我国又引进了“巴斯马”品种的香料烟,其特点是浓香,可以作为基础芳香原料。当时,有关部门曾组织国内多位农业专家、烟草专业技术人才对全国香料烟的试种植地区,如山东、河南、海南、湖北等地的土壤、气候条件进行深入了解和反复论证。最后,因与世界优质香料烟产区所处纬度相似、气候相似、土壤条件相似,云南保山、新疆伊犁被认为是最适合发展优质香料烟的两大产区。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云南保山和新疆伊犁开始试种香料烟以来,经过烟草专家的指导,这两个地区不断完善生产技术、健全配套生产设施,使国内香料烟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两个地区的香料烟不仅得到国内烟草行业的认可,还得到了外国烟草专家和经销商的高度赞赏。

  尤其云南保山香料烟种植基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香料烟种植基地,所产香料烟不但可以供给国内各大卷烟工业企业,还能满足国外烟草制造商的需求,为中国卷烟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本平台旨在分享信息,让您了解更多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立即处理。


来源:luyankepu 鲁烟科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g0MDMyNQ==&mid=2247496195&idx=3&sn=54c6bcead4438cb1e11f90c0ccc3ba21&chksm=f90eaca9ce7925bfbecc05137b33861deed24c4d4c36549abe3d0b6ae9fb6bce91387b6de5ca#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