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的植物引导编辑系统,成功精准编辑了水稻的外源hptII突变基因和内源OsEPSPS基因,获得了精准编辑纯合和杂合植株,拓展了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据夏兰琴研究员介绍,近年来,CRISPR/Cas介导的植物基因组定点编辑、单碱基替换和同源重组体系的建立和利用,在农作物基因功能研究和精准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然而,CRISPR/Cas介导的植物基因组定点敲除技术只能在基因组特定位点产生随机插入和删除。由CRISPR/Cas系统衍生的胞嘧啶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只能在基因组靶向位点实现C→T,G→A,A→G和T→C等4种单碱基转换,还不能实现其它类型的碱基颠换。通过同源定向修复技术,进行基因组精确编辑,在植物中的效率依然非常低,只在少数实验室可行。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更高效的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技术体系。此前,哈佛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将Cas9缺刻酶nCas9与逆转录酶突变体融合,在哺乳动物中开发了一系列新的基因组精准编辑体系-引导编辑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不存在DNA双链断裂缺口和DNA供体修复模板的情况下,实现靶向插入、删除和所有类型的单碱基自由转换和颠换,为提高作物精确编辑效率提供了可能。
该研究得到转基因重大专项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与“农科英才”特支计划项目资助。
来源:CAAS_WX 中国农业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gwMDc2Ng==&mid=2247489681&idx=2&sn=15bb6d7b7892d1a72bac943aff2b2788&chksm=e8acb480dfdb3d9620187e9b73bb5328c8391b2f8efaff6095ba59cbcc922fc6902dddeee9aa#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