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建荣(图右)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住克劳斯·冯·克利钦
颁发上海科协大讲坛荣誉证书
克劳斯·冯·克利钦因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在物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低维凝聚态物理方面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而获得198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的他年仅43岁,是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5月4日,以“对话诺奖大师——一米究竟有多长”为主题的科协大讲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建荣为冯·克利钦颁发了上海科协大讲坛荣誉证书,市科协副主席陆檩、秘书长王凡立出席活动。
讲坛上,当72岁的冯·克利钦手持一个用棉线制成的简单钟摆装置,亲自向公众现场演示时间单位“秒”的测量方法演变时,一头轻扬银发、语调抑扬顿挫的他依然显得年轻潇洒、充满活力,使人很难将他与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长期与实验室里的老鼠相伴的传统科学家联系起来。而他自述在诺奖晚宴上产生、后来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常伴随他的思考——“喝了这杯诺奖咖啡,你是不是只能走下坡路了?”,则在“五·四”这个中国青年人的节日里,无意中道出了关于青春和科学精神本质的秘密,以及所有真正科学家的特质:脚步永不停息。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住克劳斯·冯·克利钦
霍尔效应是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导电的性质时发现的一种电磁效应,广泛地用于半导体。百年后的1980年,冯·克利钦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电晶体中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作为微观电子世界的量子行为在宏观尺度上的体现,量子霍尔效应一直在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继1962年约瑟夫森效应发现之后又一个对基本物理常数有重大意义的固体量子效应,其发现对物理学、化学甚至生物学等几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此外,量子霍尔效应也是纳米电子工程的出发点,通过它可以研究比今天的微电子学小得多的半导体元件的物理特性。
贡献巨大,43岁就得诺贝尔奖,冯·克利钦自己觉得成功太早了。“最好不要在你太年轻的时候就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个科学家生涯的巅峰,但对我个人而言,进一步取得研究上的突破才是最关键的,这样才不会有失落感。”他表示。
现场嘉宾
作为马普学会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终身所长,冯·克利钦还可以在现在的岗位上再干几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理想是排除由诺奖带来的外界干扰,继续传递知识、突破研究,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研究条件和氛围。说起在德国和中国遇到的青年学子的差别,他认为,中国学生勤奋听话,但过于尊敬、服从权威,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缺乏独立性。“虽然他们对我表现得很恭敬,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宁愿他们活跃地反对我。”冯·克利钦感到,这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年轻人的状况,他在日本和韩国也有类似的感觉,可能是东方文化共同的影响。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ast.gov.cn/view/36/2219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