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贝尔奖:时间中的思考

科普中国网  |   2016-10-21 13:43

  瑞典化学家Alfred Nobel在遗嘱中设立诺贝尔奖时也许不会想到,这个奖项会成为随后一个多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奖项,同时也记录了人类百年来科学发展的历程。每年10月初,全世界科学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到瑞典,注视科学大奖花落谁家。2016年10月3—5日,本年度的3个科学奖项先后揭晓。

  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为“发现了细胞自噬机制”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3日诺贝尔奖官网)。

  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己”,是细胞成分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大隅良典在酿酒酵母中发现了自噬的关键基因,阐明了酵母中自噬的机制,并展示了在人的细胞中也有相似的复杂机制。

  自噬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疾病,自噬过程也参与一些疾病。大隅良典的发现,加深了对细胞回收机制的理解,也为探究自噬在很多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铺平了道路,比如对饥饿的适应性以及对感染的应答。得益于他的开创性贡献,未来有望以全新的视角去研究帕金森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困扰人类的疾病,并寻找战胜这些疾病的有力武器。

  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David J. Thouless、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F. Duncan M. Haldane和美国布朗大学教授J. Michael Kosterlitz因为“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4日诺贝尔奖官网)。

  3位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在于将数学中的拓扑学应用到物理学研究中。David J. Thouless和J. Michael Kosterlitz在20世纪70年代证明了超导现象能够在低温下产生。20世纪80年代,David J.

  Thouless成功解释了超薄导电层中的电导系数可被精确测量到整数。与此同时,F. Duncan M. Haldane发现,可以用拓扑学来理解某些材料中的小磁体链的性质。

  目前物理学家已经了解多种拓扑相既存在于薄层和线状物中,也存在于普通的三维材料中。3位获奖者的工作开启了通往奇异物质状态的未知世界的大门。现在,科研人员不仅期待拓扑材料在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中得到应用,而且也希望拓扑材料可以助力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10月5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Jean-Pierre Sauvage、美国西北大学教授Sir J. Fraser Stoddart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Bernard L. Feringa因为“设计并合成了分子机器”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10月5日诺贝尔奖官网)。

  1983年,Jean-Pierre Sauvage将2个环状分子连成链状,迈出通往分子机器的第一步。1991年,Sir J. Fraser Stoddart成功制备了轮烷,其中1个分子为链,1个分子为环,环分子可以绕链转动。1999年,Bernard L. Feringa制备了能够持续朝1个方向转动的分子发动机,成为发展分子发动机的第一人。

  3位获奖者的工作实现了机器的微型化,将化学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维度中,打破了分子系统的平衡局面,为其注入能量,从而使分子的运动具有可控性。分子机器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新材料、传感器和储能系统中大显身手,并促进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本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7位科学家,都为促进人类的福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这些成果都属于基础研究,还没有投入到应用中,但却为各自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注意到,7位科学家的主要获奖工作基本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完成,距2016年获奖都有20~30年的时间。2013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证实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虽然Peter Higgs和François Englert在当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距离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希格斯机制”却已经过去半个世纪。

  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确实不乏研究成果很快受到学术界承认并获奖的例子,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成果都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最终获奖。随着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实现了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领域内零的突破,我们对中国科学家获奖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研究首先不是以获奖为目的,其次即便是以获奖为正向引导,也不能急功近利。科学研究需要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积累,耕耘之后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开花结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研工作也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在这十几年中,除了一些已经结出硕果的科研项目,例如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其实还有很多研究工作已经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我们不能要求这些研究必须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要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宽松环境。只有这样,中国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才能厚积薄发。日本最近几年在诺贝尔奖上屡有斩获,实际上也是经过了20—30年的沉淀期才完成的。

  科学研究需要灵感的迸发,也需要耐心的工作。我们期待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同时更期待他们脚踏实地推动中国科学的进步,为促进人类福祉做出更多贡献。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qk/201612/t20161228_57751.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 周泉水
    0
    诺贝尔奖是一个绕不开的认定科技贡献和科技强国的重要指标,诺贝尔奖所颁发的对象,尤其是自然科学奖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对社会生产力产生重大促进作用,并改变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重要成果
  • 周泉水
    0
    科学研究需要灵感的迸发,也需要耐心的工作。我们期待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同时更期待他们脚踏实地推动中国科学的进步,为促进人类福祉做出更多贡献。
  • 周泉水
    0
    科学研究需要灵感的迸发,也需要耐心的工作。我们期待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同时更期待他们脚踏实地推动中国科学的进步,为促进人类福祉做出更多贡献。
  • 周泉水
    0
    虽然这些成果都属于基础研究,还没有投入到应用中,但却为各自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王朋云
    0
    ?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