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借鉴NO循环,沉积NH3:实现NO原位释放,促进组织修复

材料科学前沿  |   2020-03-09 22:15

来源:材料科学前沿


大量研究表明,NO 是重要的生物信使分子参与血管调节、神经传递、炎症与免疫反应等过程 , 其分布广泛 , 遍及脑、血管、免疫、肺、生殖等多种器官,NO 缺乏将导致器官功能失调, 引发各种疾病。在心血管领域,NO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从而促进血管的新生。
因此, NO释放生物材料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韩国延世大学的Hak-Joon Sung教授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明胶基NO释放水凝胶,它通过谷氨酰胺转胺酶反应进行交联,将NH3沉积在水凝胶之中,植入后,NH3被部分氧化为NO,从而释放。作者利用NO释放水凝胶研究NO在调节人源间充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血管生成机制,发现NO凝胶支持BMSCs出现周细胞样特征,支持ADSCs向内皮细胞分化。
伤口愈合研究也表明,NO凝胶植入后,嵌入的BMSCs呈现出更多的周细胞标志物表达,有助于伤口愈合。该研究成果以题为“Hydrogel cross-linking–programmed release of nitric oxide regulates source-dependent angiogenic behaviors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见文后原文链接)。文章第一作者为Mi-Lan Kang。
一石二鸟:酶反应沉积NH3并交联明胶研究人员将不同质量的谷氨酰胺转胺酶(mTG)溶于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质量体积比分(w/v%)别为2.43%(#1)、4.76%(#2)和9.6%(#3),接着加入明胶溶液(同样溶于PBS中),比例为5.5% (w/v),mTG与明胶的比例始终为9:1 (v:v)。在mTG的作用下,谷氨酰胺的酰胺基团[-(C═O)NH2]与赖氨酸的氨基形成肽键,实现蛋白质交联与NH3沉积。研究人员通过控制交联度[NO凝胶(交联剂重量/总溶液体积%):2.4%(#1),4.8%(#2),9.6%(#3)]来改变凝胶的力学强度。图2B显示氨气浓度与mTG用量成正比,其中最高的氨浓度为9.6%(#3)组凝胶。
由于氨也可以通过细胞内多胺底物经mTG催化生成,NO凝胶培养hMSCs后,中的多胺浓度与mTG用量成反比。这也是NO水凝胶存在NO释放的另一个证据。研究人员将骨髓来源和脂肪组织的间充质细胞分别在NO水凝胶上培养发现,2.4%(#1)的水凝胶更支持两种hMSC的体外3D生长和发芽(图1C),另外,这一结果在“大鼠主动脉环离体培养微血管萌发实验”中也得到证实。
为了验证水凝胶的硬度对于微血管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平衡了三种凝胶中NO的浓度(在2.4%(#1)和4.8%(#2)的NO凝胶中加入氨,使其达到9.6%(#3)的浓度),但改变硬度,发现虽然氨的量是相等的,但与其他凝胶相比,2.4%(#1)凝胶中有更多的血管生长。这表明凝胶硬度在调节hMSC的行为如发芽生长方面起关键作用,其中NO凝胶2.4% (#1:~1.5 kPa)的硬度最好。在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作用下,研究人员成功地得到了具有NO释放能力的NO水凝胶,整个过程简单快捷,高效。wt_a12302200310221722_2d9a5d.jpg图1所示:NO释放水凝胶的表征。NO释放水凝胶使ADSC有类似于EC的行为和BMSC有类似周细胞的行为研究者为了探究NO释放水凝胶的促进血管生成能力,将P3和P6代的ADSCs和BMSCs在2.4% (#1:~1.5 kPa)NO凝胶上培养14天。虽然ADSCs的P3和P6代都表现出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和成管能力,但在BMSCs的两代上很少被观察到(Fig. 2A-i)。血管生成的相关基因在NO凝胶上的P3和P6代ADSCs都上调表达(相比于种在聚苯乙烯,TCPS上),然而只有P6代的BMSC(在NO水凝胶上)的血管生成基因的表达量才多于种在TCPS上的P6代的BMSC,P3代的BMSC并非如此(图2 a-ii)。
研究者认为以上结果符合预期,即NO具有促进衰老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因此P6代的细胞被用于后续的研究。在后续的实验中发现,EC标志物PECAM1和Flk1在ADSCs中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MSCs中表达(图2B-i),在Western blotting中(图2B-ii),结果也同样如此。在NO凝胶培养后的第14天,血管生成素1 (ANGPT1),一种周细胞介导的血管稳定因子的累积分泌在BMSCs中有更高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NO凝胶支持BMSCs的周细胞样特征,支持ADSCs向内皮细胞分化。为了确定NO的来源,研究者检测了细胞内的和培养环境中的NO含量水平(因为NO可以被氧化成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所以测定这些阴离子(即总NO浓度)的浓度作为NO产生的证据)。NO凝胶培养14天后,与在TCPS上培养相比,hMSCs的总NO浓度更高(图2C)。wt_a32302020310221723_315146.jpg图2所示:体外NO凝胶培养14天,ADSC有类似于内皮细胞的行为和BMSC类似于周细胞的行为。NO释放水凝胶嵌入BMSC促进组织修复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体内伤口愈合试验,探究NO释放水凝胶的作用。图5A显示,在这个创面愈合的体内模型中,嵌入BMSC的NO水凝胶的创面闭合速度更快。同时,与其他组相比,嵌入BMSC的NO水凝胶组胶原纤维形成较早,创面炎症浸润较晚(图5B)。通过定量分析和周细胞标记物(CD146、NG2和desmin)免疫荧光 (图5C)来确定周细胞特征,BMSC的周细胞标记物明显多于ADSC组。结果进一步支持BMSC的周细胞样行为,加速伤口愈合。wt_a22322000310221723_3449fd.jpg图5所示:体内伤口愈合研究。小结NO是重要的气体分子,调节各种生理活动。在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各种NO前体物质,如diazeniumdiolate等。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另辟蹊径,借鉴NO循环方式,将NH3沉积在明胶之中,同时完成交联,获得NO释放水凝胶,思路巧妙。研究人员选取了种子细胞大热门之二BMSC和ADSC,将其培养在了NO释放水凝胶上。经过一系列实验,得到NO释放水凝胶诱导BMSC呈现周细胞样特征,与之对应,诱导ADSC向EC分化,这也证明NO释放水凝胶是一个优秀的研究NO分子研究平台。研究人员认为尽管NO对血管生成和人源间充质细胞行为的有益影响已被广泛研究,但在方式仍有模糊之处,因此NO释放水凝胶作为阐明人源间充质细胞促进血管生成机制的平台,在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全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9/eaay5413

来源:材料科学最前沿 材料科学前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c0NTY4OA==&mid=2247484934&idx=3&sn=a2f250061382d472659a4e4dc3b079bd&chksm=e9c1cb31deb64227e54f54fe05c1b5294f3bf165ac19202820c68e2277ee5fa511933407af20#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