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成后教授原籍浙江绍兴,1911年12月7日出生于天津。1932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岭南大学理学院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9-1949年历任清华大学植物生理室副教授、教授,期间于194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1948年回国。1949年至今,任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校长。1982-1992年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学部委员和生物学部常委多年。2001年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娄成后教授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和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曾担任《植物生理学报》编委并主持《植物学报》工作。
娄成后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70余年,对我国农业科学,特别是植物生理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植物生理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娄成后教授年轻时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终生从事植物感应性研究,在植物感受外界变化,通过体内化学与电波信使传递启动其生长发育中的反应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植物组织内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的“细胞间电偶联现象”,并在植物的体细胞中发现“核穿壁运动”,提出了胞间连丝表现的可控态、开放态与封闭态的新概念,这一有关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植物生理学百科全书和许多专论中被详细引述并被誉之为生物学上的重大发现。娄成后教授还在植物电生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电化学波传递的现象,并对植物中电波传递的主要途径、传递的方式以及生理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的研究还证实了植物体筛管内有机物运转、植物的运动器官的膨压运动等生理活动中有微管、微丝的参与,由此提出植物界存在类似动物的“神经-肌肉”机制,为研究植物感应性和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开辟了新的思路。
娄成后教授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还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在我国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即与京郊农民合作,用2,4-D等生长素类物质诱导番茄的单性结实,利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冬贮白菜、蒜苔贮藏保鲜调控,开创了我国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先河。他曾主持全国化学除草工作,两度获得国家奖。他根据我国人均耕地少的国情,从60年代开始进行育苗移栽实验与示范,推行半旱育秧、旱育秧和工厂化育秧;倡导了简便易行的育苗移栽联合作业。70年代末,娄成后教授在全国各级农业会议上,提出改良传统作业、试行残茬覆盖减耕的倡议,并在校内成立工作组,由北京市农场局协作,建成全套机械化作业,在所属农场内获得大面积的两茬丰收,陆续在各地推广,发展出不同的覆盖免耕方式,并撰写了《现代农业的免耕法》。作为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的生理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他主持了有关单位的联合攻关,取得多项成果。娄成后教授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在化学除草、蔬菜贮藏保鲜、农田覆盖免耕、旱区农业、育苗移栽等方面,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娄成后教授在他的科研生涯中共撰写研究文章近300篇,编写专业书籍10余本。他在九十岁高龄后仍然创新无尽、笔耕不辍、教诲不止,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由于娄成后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对农业的突出贡献,他获得多项奖励:1980年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新理论),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植物的细胞间连络与细胞内含物的再分配),1995年获亚洲农业发展基金奖和中华农业科教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生命科学奖,1997年获陈嘉庚奖。
娄成后教授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与研究兼作,教书与育人结合的原则,几十年如一日,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坚持给学生讲课,培养、指导研究生。他主讲的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电生理学、高级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富有感染力,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编写的《植物生理学》教材受到各高校的一致好评,至今仍是该学科经典教材之一。1984年他组织校内外专家率先以专题组合的形式为研究生开设了“旱作农业现代化”课程,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研究生从大农业的角度和更宽的视野,认识我国农业的特点,树立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服务的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出版了《我国北方旱区农业现代化》教材,成为我校开设综合专题研究生课程的典范。在数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娄成后教授桃李满天下,除了大量的本科生外,培养出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近百名,遍布国内外科研、教学和生产领域,很多人已经成为行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娄成后教授每天纵观世界、关注国事、呕心为农。2008年,已经97岁高龄的娄成后教授得知我国南方发生严重的冰雪灾害,夜不能寐,焦虑万分,召集老师们商讨对策,并及时向中央提出实施以“育苗移栽”为措施的灾后应急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认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不仅天天收看地震灾区救灾报道,思索灾后重建和农业恢复等问题,还拿出万元捐给灾区,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就是在最后生病住院期间,他依然在不断思考、写作,和前来探望的老师、学生讨论研究问题。
娄成后教授厚德博学,勇于创新,心系“三农”,忧国忧民,鞠躬尽瘁,奋斗终生。他公正无私,严于律己,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德高望重,堪称楷模。他始终热爱祖国,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的教育和农业科研事业、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付出了终生努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导师、好同事、好朋友,是我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娄成后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来源: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spp.cn/cp2-1_more.asp?id=42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