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rainnews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涉及多信号分子的复杂疾病,并且遗传和环境因素也参与疾病发展,使AD成为挑战性的研究热点。AD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晰。从临床、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证据来看,糖脂代谢紊乱与AD的风险正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糖脂代谢紊乱在AD早期就已出现,并伴随AD病理发生。一些代谢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积累之前就已在外周发生显著波动,在AD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AD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联系启发了科研人员对其潜在机制的研究。因此,关注早期代谢变化,有助于为A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靶向代谢紊乱或将为治疗AD提供新策略。
图源:igorvitale.org
AD中的葡萄糖代谢
葡萄糖是穿过血脑屏障并为神经细胞供能的主要能源物质,但葡萄糖无法合成或储存在大脑中。外周血液中的葡萄糖首先进入并储存在大脑的星形胶质细胞中,激活的神经元释放谷氨酸信号,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分解糖原,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最后转化为乳酸,被单羧酸转运蛋白释放到细胞外并被邻近的细胞吸收,产生ATP。
AD中常见的糖代谢障碍包括:
1)葡萄糖摄取不足。ApoE4和PS1基因与AD患者脑内葡萄糖利用直接相关。GLUT1和GLUT3控制跨脑血屏障蛋白转运和糖酵解等功能。葡萄糖波动干扰代谢传感器AMPK,一方面影响AKT介导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另一方面通过PGC-1α/FoxO3a作用于α-分泌酶影响Aβ沉积。AGE与受体RAGE相互作用通过AKT/GSK-3β介导Tau过度磷酸化;
2)胰岛素抵抗。受损的PI3K/AKT活性使Tau磷酸化并促进Aβ沉积。IGF通过降低IDE影响Aβ生成和降解平衡;
3)糖基化。降低Tau蛋白O-糖基化修饰或增加N-糖基化修饰都会导致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AD中的脂质代谢
Alois Alzheimer在患者Auguste的神经胶质中观察到了脂质颗粒堆积,脂代谢失调是AD的另一风险因素。
1)脂肪生成。LRP1/2分别在外周和脑内通过调控与ApoE/ApoJ的结合清除Aβ。AD早期炎症使脂肪生成途径失活,启动糖异生途径,导致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ApoE4增加脂滴数量并增强脂肪酸氧化;
2)脂质降解。Aβ通过PKA/ERK途径使HSL磷酸化,导致脂肪酸释放,触发脂质沉积和胰岛素抵抗;
3)生酮作用。部分乙酰辅酶A代谢为β-HB,炎性因子IL-6通过活化p38/NF-κB也产生β-HB,在AD代谢不足的情况下,酮体例如β-HB穿越血脑屏障代替葡萄糖作为脑能量底物调控AD病理发生 。
潜在代谢相关生物标志物助力AD的早期诊断
最新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提出的AD诊断ATN标准为研究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指标。此外,多项研究在转基因AD小鼠和AD患者中发现了新的代谢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在AD中的特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侵入性低、高敏感性、经济的新AD标志物的发现将有助于AD的大范围早期诊断。
多靶点联合治疗协同改善代谢障碍和AD病理发生
数以千计的AD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这些临床试验主要围绕如下方面:
1)靶向神经信号转导;
2)防止Aβ斑块或NFT的积累;
3)恢复能量代谢;以及其他治疗方法例如抗炎或靶向神经生长因子。
现阶段AD无法治愈,针对AD的单靶标治疗在AD药物开发中效率较低。多靶点联合治疗可协同改善代谢障碍和AD病理,或相对单靶点治疗更为有效。中药和天然产物中的潜在化合物同时改善代谢和AD病理相关指标。
代谢靶向治疗AD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许多研究表明这类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诚然,AD的机制研究仍是重中之重,阐明AD的发生机制是治疗AD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Kuehn BM. In Alzheimer Research, Glucose Metabolism Moves to Center Stage. JAMA. 2020. Online ahead of print. doi:10.1001/jama.2019.20939
2.Peng Y, Gao P, Shi L, Chen L, Liu J, Long J. Central and Peripheral Metabolic Defects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Targeting Mitochondria for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20. Online ahead of print. doi:10.1089/ars.2019.7763
3.Butterfield DA, Halliwell B. Oxidative Stress, Dysfunctional Glucose Metabolism and Alzheimer Disease. Nat Rev Neurosci. 2019;20(3):148–160. doi:10.1038/s41583-019-0132-6
作者信息
作者: Victoria P(brainnews创作团队)
校审: Simon(brainnews编辑部)
来源:brainnews brainnews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EyOTE3OQ==&mid=2649570808&idx=1&sn=ca1109820b24de7cf59d8367d58455cc&chksm=f2eddb0cc59a521a52ace830a1e6768d4fbacb3af9fd04148636411088ab77fe901e097e34de#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