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 36(00) : E004-E004
作者: 陈昌贵 章松平 黄晓花 黄劲松 蔡兆斌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72.2020.0004
摘要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全国各地积极防控疫情。为了完成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杭州市西溪医院作为定点医院,迅速腾空病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患者出入院管理程序,建立医用防护物资紧急供应与统一调配机制,建立全系统多模式的培训体系,使得诊治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前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已被列为国家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要求进行管理[1]。由于人群普遍易感,导致全国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感染患者。为了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浙江省将疑似和确诊病例转入定点医院统一收治,被列为定点医院的医疗机构需要对既有患者进行合理分流疏散,合理调配院内资源,收治疑似和确诊病例。杭州市西溪医院(以下简称西溪医院)是杭州市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唯一一所市级三级甲等医院[2]。为了抗击疫情,医院积极调动资源,建立专项工作组织架构,从原有住院患者疏散与随访管理,到定点收治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院内感染防控、后勤保障等领域,分条线有序推进。现将医院在定点收治中的应急管理措施报告如下。
一、原有住院患者的疏散与管理2020年1月22日,医院接到浙江省和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达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的任务,此时,医院有住院患者309例。医院迅速启动在院患者疏散应急预案,由各科室医疗组长评估患者病情,并结合浙江省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现状[3-4],进行分类疏散,疏散去向如图1所示。我们将患者分为4类进行疏散,并交由医院随访中心进行追踪随访。
图1 杭州市西溪医院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前原有住院患者疏散流程
经过2天的紧急疏散,截至2020年1月24日,全院开放床位700张,共腾出满足传染病收治的12个病区181间病房的427张床位(其余273张床位空置备用),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为了确保紧急疏散的住院患者后续的康复和诊疗工作不被中止,西溪医院随访中心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随访方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为紧急疏散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的应急管理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从接到定点收治任务至2020年2月7日,西溪医院共计收治确诊患者86例,其中,治愈出院14例,未发生死亡病例。员工梯队工作机制运行顺畅,未发生员工感染的事件。医院新冠肺炎定点收治的应急管理工作如下。
(一)建立应急组织架构:西溪医院作为杭州市定点收治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短时间内聚集于院内,疑似病例的单间隔离需求[5-8]与确诊病例的及时医疗诊治需求压力空前,防护物资的短缺与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压力空前,疫情的防控与舆论的恐慌压力空前等。为此,医院紧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架构见图2。
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全面协调定点收治过程的各类问题。下设8个专项工作小组,其中,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组长,院长担任医疗救治组、院内感染防控组组长,各分管院长分别负责1个专项工作组,从人力保障、后勤保障、信息保障等方面全力配合定点收治工作。为了简化工作流程,应急管理小组采取集中管理、充分放权、有限协商的工作方针。①集中管理:每个小组由1位院领导集中管理,独立赋权,取代原本横向多区块管理的医院行政分管职能划分。例如,以往的1位分管副院长既要分管人事,又要分管后勤,存在精力无法分散、协调不及时等问题。此次,将人事管理单独划出,交给1位院领导单独负责,最大程度地聚焦力量用于对抗疫情。②充分放权:医院党委充分授权,凡涉及新冠肺炎定点收治的各类决策,如救治流程、人员安排、物资保障、院内感染防控、对外信息发布等事项,由各组组长决策,简化层层审批流程。③有限协商:由于疫情情况实时变化,国家政策也在不断调控中,因此,各组负责的工作需要随着政策和疫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个组难以确定的事情,则由主要负责组组长发起与其他组的会商讨论,必要时交由领导小组协调。例如,在医用防护物资的使用与调配方面,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物资的供应与质量审核(供应方),院内感染防控组则负责院内各个岗位防护物资的准确使用(需求方),有时会出现后勤保障组提供的防护用品数量、品种与规格无法满足院内感染防控组的要求。此时,便由后勤保障组提出协调申请,与院内感染防控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落实。
(二)建立严格的患者出入院管理程序:本次疫情阻击战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杭州市的疫情防控也在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的领导下有序开展。西溪医院的定点收治工作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一协调、统一管控、统一指挥下开展,并由其派驻其他市属医院的临床队伍及管理人员到西溪医院开展集中重点医疗工作。为了积极完成收治任务及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5]等指南的要求,医院建立了严格的患者出入院管理程序,从患者入院管理、临床诊疗梯队管理、患者出院管理3个关口进行把控。
1. 重视患者入院管理:密切结合国家对于疫情防控的升级措施,结合浙江省各级防疫文件,通过流行病学史与患者症状体征等进行入院的全面筛查和评估,流行病学史根据浙江省与国家的实时动态进行调整。所有患者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层管理,分层脉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完全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要求进行管理。为了尽可能识别出可能患病的人群,对于有流行病学史但尚无任何症状的人群,通过辖区疾病控制中心联动社区进行跟踪管理,便于该类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2. 建立标准化临床诊治梯队:结合国家陆续出台的诊治指南,医院对确诊病例的临床诊治进行了规范处理。为了保障诊疗规范的同质化推进,医院建立了标准化的“ABC诊疗人员梯队”,每组人员采用整组编制,由7名医生和13名护士组成,运作方式如下。①A梯队:由西溪医院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组成,共12组,8 h一班,整组轮流上班;②B梯队:由西溪医院其他科室医护人员组成,共12组,所有人员经过呼吸科和感染科培训后待岗,要求接到任务后2 h内到岗;③C梯队: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派驻的支援医护人员组成,共12组,接受西溪医院培训,在各自医院待命,要求接到任务后24 h内到岗。ABC梯队每隔28天轮换上岗。
由于新冠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非常重要。为了确保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救治期间所有一线员工均集中生活。医院先后准备了一幢楼的生活区,有148张床位;另外,征用医院周围一家酒店,共204个房间、350张床位,合计498张床位,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休息住宿场所。同时,为他们集中提供餐饮服务等,让医务人员能够充分休息,有更好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患者救治工作中。
3. 严控出院标准:根据国家最新的诊疗指南[5],医院对患者出院指征进行了再一步的细化,其中,体温恢复正常3天和核酸检测阴性2次的标准保持不变;对于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及肺部影像学炎症明显吸收的评估,采用“医疗组长+专家委员会双重评估”模式,确保每一例出院患者均能完全达到出院标准,不放任何“传染源”回归社区[9]。
同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不完全确定的现状,根据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对每一例患者出院后,均要求居家隔离14天。医院在患者出院时,同时将其信息传送至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由疾病控制中心再将信息传递至患者出院后所在的社区,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监督与管理。为确保监督无死角,医院随访中心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随访制度,见图4,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提供医疗帮助。截至2020年2月7日,西溪医院14例出院患者均未出现出院后再患病或再入院的情况。
(三)建立有力的医用防护物资保障体系:本次疫情发生在春节假期,正值全国人口大流动,且企业全面处于休假状态,物资短缺尤为显著。自定点收治以来,大量患者入住医院,防护物资成了最短缺的物资。为了保障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后勤保障组全面负责物资的采购与管理,院内感染防控组严格把控各个岗位的物资防护要求,医疗救治组严格落实院内患者的分流与分类管理,使得物资从供应到使用各个环节均有序开展。
抗疫前期,后勤保障组通过线上线下政府采购;中期,综合协调组提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线划拨,组织接受社会企业爱心人士捐赠;后期,政府部门实行统一调配,有效解决了物资的供应问题。为了减少人员流动,有效控制疫情传播,自2020年1月23日起,全国陆续开始交通管制,杭州市也开始对出行加以严格管控。因此,后勤保障组派驻专人蹲点对接物资运送供应链,确保物资运送的畅通。
在物资管理方面,除了尽可能增加供应,在标准防护前提下的节约使用和合理调配更是关键举措。为此,医院建立了物资的全院协调统筹制度,使用科室采用网络在线申领;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后勤保障组每日盘存,即时清点,对物资库存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最大程度地保证一线医务人员,尤其是高危岗位防护用品的供应。
(四)建立全系统多模式的培训体系:本次疫情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减少人员聚集是主要措施。但员工培训十分重要,不能放弃。为此,医院积极采取网络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钉钉直播、回看与考核为主,线下实地指导与考核为辅的方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院内感染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及相关生物安全》[10]和最新的诊治方案、标本采集的要点、《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培训与考核》等内容,告知给相应岗位的工作人员并要求其掌握。同时,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特别是一线但尚未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分3批开展“新冠肺炎最新诊治方案和院内感染防控”的理论培训与理论考试,培训率达100%,合格率达100%,有力保障了后续医疗队伍的防控知识储备,力争实现诊治期间员工感染零发生。
三、讨论新冠肺炎由于是首次出现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短时间内难以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其防控和诊治难度空前。国家先后出台了系列诊疗、防控指南,也持续出台了系列保障措施,期望有效控制疫情。目前,通过应急管理架构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西溪医院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工作已进入正轨。这一过程不断检视了医院应急管理体系,也发现了医院在应对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点,需要后续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一)住院患者随访体系需进一步健全:为了完成定点收治医院的角色转换,医院在2天时间内完成了309例在院患者的疏散与腾挪,这其中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也让我们看到医院和社区之间的有效联动值得更好地探索与推广。309例患者中,154例是通过双向转诊机制转至社区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康复诊疗的。但在交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调阅患者在西溪医院的住院病历,社区医生在随访处理后续病情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不是非常时期,此项工作将难以开展。但事实证明,在完整交代病情的情况下,社区医生完全有能力管理和随访好这一批患者。这也提示在后续的医院管理中,要在医院-社区-家庭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关联[11],通过信息系统共享患者在医院和社区的诊疗与随访信息,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社区医疗资源,满足医疗大健康的现实需要。
(二)医院应急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各级各类医院先后建立了应急管理机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 物资的储备与管理:本次疫情发生以来,防护物资告急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将防护物资清单及数量纳入医院应急管理体系进行常态化管控,可能是医院和国家公共卫生防控体系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医院而言,将应对烈性传染性疾病疫情诊治的防护物资纳入应急管理清单很有必要;同时,建立物资统一调配与使用模式仍需探索。
2. 外包人员的机动库管理:近年来,医院医护人员的应急调配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医院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ABC 3个梯队的人员管理模式。但对于保洁、运送、安保等外包单位的人员,供应压力更大。由于这部分员工普遍由外包单位管理,医院对员工没有直接的调配与管理权限,需要通过外包单位协调与配置,较为被动。这也提示我们,在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时,需要将外包人员的应急调配纳入,甚至在与外包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外包人员机动库的增援与运转情况。
3. 应急状态下的员工心理健康:本次疫情暴发以来,医务人员站在诊疗的最前沿,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医院在指挥员工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也需要关爱员工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正面的引导。必要时,给予调岗等处置。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让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也让全国的各项工作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在这场艰难的疫情阻击战中,我们意识到,对于传染病防控的难点是如何有效控制传染途径,切断病毒传播,防止疫情的再扩大[12-13]。医院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对人群的排查与识别成为必要工作。但对于人员的筛查管控难度空前,急需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医院能够实时掌握来院人员的近期动态,如旅居史、近期的健康状况、体温等。当患者进入医院区域时自动筛查,筛查结果实时传递至管理端口,从而更好地帮助医院尽早发现疑似和/或确诊患者。
(四)传染病防治的基础设施需要纳入区域医疗规划: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最佳的医疗环境是负压病房,但负压病房的配备需要消耗医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新冠肺炎患者进入定点医院均会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疑似病例单间隔离,同源性确诊病例可居住在同一房间进行隔离,这需要大量的负压房间,给医院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医院需要在短时间内改造出满足隔离要求的病房,如区分开来的患者通道和员工通道,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设置,收治患者的负压病房或高、中效过滤装置等配备。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吸取本次疫情抗击的经验,将传染病防治的硬件设施要求纳入区域医疗规划中,建立一所满足传染病诊治基础设施要求的医院,且要考虑其延展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防治需求。
参考文献(略)
查阅更多防控疫情相关文章:
【防控疫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信息化支撑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防控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后勤保障应对策略
【防控疫情】儿童新型冠状病毒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建议
【防控疫情】社会资源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治理建议
亲爱的读者:
若您新收到的纸质杂志有破损等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中发送破损杂志照片+您的邮寄信息后,拨打电话010-65257767或85113642,联系编辑部调换。
敬请关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来源:zhyyglzz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ODQxMjc0NA==&mid=2247485640&idx=1&sn=db7a23c4d668fe3d708d9bbf0b072372&chksm=eb56246fdc21ad795c73b5321b1f441ac1796a3ffd89c2dddd2d7110f903091748c6969244f9&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