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戴口罩的都是什么心理?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02-25 00:24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出门带口罩能够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与交叉感染机会,是一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方式。但是,为何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拒绝戴口罩,面对他人甚至警察的劝诫,也拒绝戴呢?记者日前采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忠,听专家为你详细解读。

“戴口罩,当然没有不戴口罩呼吸那么顺畅。”王文忠说,而且口罩越厚带来的阻塞感越强,同时戴口罩时呼吸带来的热气会让口罩内侧潮湿,令人感觉十分不舒服。“这让那些自在惯了且没有危机感,不觉得自己会感染,也不觉得自己有可能感染别人的人‘能不戴就不戴’。”

在人人为抗击疫情奋战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克服这点不舒服,增加口罩这层安全防护的。然而为何有人坚持拒绝戴口罩,面对他人甚至警察的劝诫,也拒绝戴上呢?对于这个问题,王文忠分析,主要有如下三点原因。

第一,命运共同体意识比较差,没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认识觉悟。这部分人将张扬个性、我行我素视为信条,面对他人的劝诫,主张捍卫自己所谓的“权利”。

第二,具有反社会的个性倾向,希望通过自己特立独行的行为,给执法机构、维持公共秩序的人增加一些麻烦,并以此为乐。

第三,在处置现场,为防止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内心急迫,现场执法的语气和态度可能过于生硬或粗暴,引发了疫情中已经内心波动的个体的逆反心理,从而故意对着干。

面对这些拒戴口罩的人,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王文忠建议——

第一,公共场所执勤人员要克服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尽量采用理性、平和、尊重的语气,甚至可以增加一些幽默感,减少由于第三种原因引发的逆反心理,并增加第一类、第二类人员的配合度。 例如,执勤人员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用温和的语调说,“对面的帅哥(美女),您的美丽和潇洒,已经留在大家心中了,剩下的就是戴上口罩,保证我们大家在心中互相想念了,谢谢您的配合。”

第二,对于那些对他人温和、平等、尊重的劝诫仍然置之不理的极少数人,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公众安全,应该采取强制措施强行隔离,或进行追踪录像,留下后续跟踪处理的证据和教育他人的素材。

第三,虽然远水不解近渴,但加大宣传教育仍然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公众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提高单位、社区和邻里之间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加公众的配合度。

(作者:惠梦 编辑:惠梦 )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