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区级军事情报旅对印太战略环境中多域作战的支援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   2020-02-20 18:11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简介

为应对竞争对手在所有域使用的分层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美国陆军发展和调整其作战技术,建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威慑作用的地面部队。而多域作战概念是这个迭代过程的基础。作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战区级军事情报旅不断提高友方识别、决策和反应速度,以应对印太战区不断演变的威胁。本文编译了《Millitary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 Bulletin》2020年1季刊中《美国战区级军事情报旅对印太战略环境中多域作战的支援》一文的主要内容,该文以美国陆军第500军事情报旅为例,介绍了其如何设置战区情报职能、建立情报、监视与侦察动态前沿态势和提供多域情报等方面的内容。




1

印太地区的关键挑战和威胁

由于美军印太责任区(AOR)的人口、经济和气象动态特征明显,再加上快速的技术变革,增加了该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复杂性,其作战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

《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所强调的5种国家安全威胁中,印太地区存在4种。这些威胁,尤其是中俄,利用每个域实现自身大国地位,减少或消除美国在其近邻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先进军事技术的扩散已经侵蚀了美国及其军事伙伴几十年来所保持的优势。中俄通过积极与美军竞争以努力实现与美军的战略对峙。无人能力、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大数据带来的巨大技术变革,正在扩大地缘政治对手之间的军事超级竞争。这些新技术工具大多依赖于数字连接(2018年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有80亿台,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0亿台),这只会加剧赛博空间本已危险的形势,以及它对空间资产的依赖。毫无疑问,未来的冲突将日益复杂和分散,涉及多个军种的多域作战有时将会同时发生。

图1 美国印太司令部责任区

为了应对这一新形成的大国竞争局面,美国陆军提出了多域作战(MDO)概念,并迅速发展和调整其理论。通过多域作战,陆军和联合部队试图重新获得向战区投送兵力的能力,并通过汇聚所有域的力量击败对手。

多域作战的引入为陆军及其作战职能绘制了如何组织编队、开发和整合新能力以及训练这些编队的蓝图。例如,通过对情报、信息、赛博、电子战和太空(I2CEWS)分队的支持,加大对情报作战职能的投资;发布新条令;投资开发深度传感;以及引入机器学习分析。在情报作战职能方面,战区级军事情报旅(MIB-T)是陆军组成部队司令部主要的战区级情报组织,也是陆军在竞争和冲突阶段的多域情报支援的焦点。


2

第500军事情报旅支持多域作战

作为联合部队的组成部分,陆军部队遂行多域作战,必要时渗透和瓦解敌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并利用由此产生的机动自由来实现战略目标。MIB-T负责为某个作战区域的陆军、联合和联盟部队提供多域情报。通过收集和分析整个情报门类,比如通过使用人力情报/反情报平台、开源情报、前沿部署信号情报资产和国家已有情报。MIB-T装备了一套独特的能力来支持多域作战,并通过改进和发展所需的陆军能力集来帮助创造条件。MIB-T将为战区设置情报职能并建立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动态前沿态势,随时准备提供多域情报。


3

为战区设置情报职能

理论上,MIB-T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战区内的陆军提供基本能力,为战区设置情报职能。

情报(评估、支持联合作战/情报图像、图形产品和持续情报监视);集成(战区情报架构和数据集);培训(现场环境培训、移动培训团队、主题专家);为陆军组成部队司令部的战区安全合作项目和交战提供支持。

第500军事情报旅帮助美国陆军太平洋(USARPAC)G-2部门为所有区域设置战区情报功能,从而为多域情报支援提供支持。其中,一些关键的重点领域包括提供战区情报架构中枢;战区分析和控制小队(ACE)的作用,包括提供通用情报图;支持伙伴国家参与交战;并提供特定门类的战区准入要求。

(1)情报架构中枢

MIB-T是战区情报企业的架构中枢。第500军事情报旅与陆军太平洋司令部 G-2合作维持陆军印太情报架构,从而为太平洋战区作战进行备战。它们将进入印太司令部责任区的部队纳入战区情报企业,并为这些部队提供陆军情报和安全司令部的能力,从而支持多域作战。通过及时访问关于多域威胁的预测性情报和共享感知,可增强指挥官的决策。部署到责任区的部队依靠“情报到达”(intelligence reach)访问来自联合部队、作战司令部和国家情报团体的情报。第500军事情报旅在演习和作战规划周期中,较早地整合区域匹配、指定和轮换的部队,以支持共享感知,简化信息共享,并在太平洋战区内保持战备状态。

(2)战区分析和控制小队、通用情报图以及伙伴国家参与交战

第500军事情报旅与陆军太平洋司令部 G-2协调,以战区分析和控制小队的形式提供战区分析能力。该小队作为集成机制,融合了印太司令部责任区中所有联合站点中各个情报门类和各个域的情报。MIB-T提供的分析能力包括部署远征、可配置的情报支援小队,以支持联盟和联合行动,同时仍在战略支援和战役支援区域内保持分析能力。该小队利用联邦情报维护通用情报图,从而支持构建联合作战图。此外,在保密IP路由(SIPR)和联合全球情报通信系统(JWICS)中都有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相对最小的带宽生产情报。通过主题专家交流和日益复杂的联合和联盟演习,MIB-T进一步为建设伙伴国家的能力提供支持。

图2 2019年6月,美陆军太平洋联合特遣部队认证演习中,第500军事情报旅的士兵提供来自可部署情报支援小队的分析。

(3)战区准入要求

由于MIB-T为陆军和联合部队提供支持,所有连接到MIB-T情报架构中枢的部队都需满足特定的要求,以确保在战略支援区到深入作战的所有多域战场中,部队都能从战区分析和控制小队日常生产的情报中获益。其目标是避免在战区和支援战区的联合和联盟部队中出现毫无情报准备的情况。第500军事情报旅跨多个情报门类(全源、地理空间情报、信号情报、人力情报、反情报和开源情报),提供了特定的战区准入要求,以促进互联互通、明确的任务和权限,以及持续的态势感知和威胁理解的情报循环。


4

建立ISR动态前沿态势

多域作战概念要求陆军开发或改进所需的能力集。这些能力集包括通过建立基地和设置访问权、预先部署设备和用品以及进行情报准备等活动设立战区。此外,多域作战的各个方面需要建立必要的权力和权限。在这些能力的发展和改进方面,MIB-T ISR的动态前沿态势是很好的例子。

聚焦于多域作战的准则,MIB-T呈现了ISR前沿状态,作为“联络部队”的一部分部署在战区前沿,以提供预警情报,针对各个域的威胁绘制准确和及时的通用情报图,支持在对抗空间/环境中进行作战,并在发生危机或作战升级时就位。出于所有这些原因,ISR应“始终在前线”,这符合军事情报机构的要求。ISR动态前沿态势由已建立的和未来的基地和访问权限提供支持,并通过预先提供的能力和支持包实现优势。MIB-T在前沿建立传感器和收集能力,从而在发生冲突之前增加对威胁的态势感知。此外,考虑到当前的威胁,部署在战区前沿的小型处理、利用和分发节点可以减少在无连接、时断时续、低带宽(DIL)环境中监视这些收集资产所产生的风险。

此外,基于印太战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任何新构建的ISR前沿状态都需要联盟、跨军种和跨域协调,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烟囱式、以域为单位联合的作战方法。这种协调对于跨国家、联盟和其他战区能力同步收集情报,为通用作战图和情报图提供必要的保真度,以及朝着有效的多域作战所需的协同和收敛迈进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改进全战区对地方位置、态势和活动的基线和态势感知,MIB-T ISR动态前沿态势的建立进一步支持多域特遣部队及其情报、信息、赛博、电子战和太空分队的未来集成。


5

随时准备提供多域情报

多域情报是提高情报处理速度、精度和准确性的陆军情报框架。在多域情报框架中,MIB-T在基础层、管理和同步分层收集以及对多域目标选取的情报方面提供关键支持。

(1)基础层:冗余和可生存的架构

MIB-T拥有独特的能力来收集、分析和跟踪威胁特征、地面作战秩序、以及多年来伙伴国家和对手的条令。这些能力促使MIB-T能够创建和维护关于区域军事力量、主要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以及区域军事力量不断发展的条令和能力的宝贵情报数据库。此外,目标选择过程的关键是跨域解决方案套件和并行网络上所需的作战信息,MIB-T将提供这些信息来支持致命和非致命效果。同样重要的是,利用分布式通用低敏系统族建立一个敏捷的、灵活的、汇聚的架构。

图3 2018年7月24日,第500军事情报旅的军事情报系统维护/集成人员在“闪电锻造”演习中向该旅指挥小组介绍通信设备能力。(2)收集层:分层情报收集

多域作战需要分层、冗余和互补的收集方式来支持跨域协同,以应对将传感器网络与射手网络连接起来的强对抗、通信降级的环境带来的挑战。这提高了对友方识别、决策、行动和反应速度的要求。除了建制收集资产,MIB-T还必须与陆军太平洋司令部和印太司令部收集计划协调以利用联合、联盟和国家资产。所需的收集必须跨越地面、空中和太空层,跨越所有域,并且必须涵盖国家级到战术级的能力。此外,MIB-T利用非传统收集(包括开源情报)为更多传统传感器提供线索的能力也对联合部队的成功至关重要。

(3)对多域目标选取的情报支持

对多域目标选取的情报支持是多域作战情报支持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将有助于推动多域作战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MIB-T能够有效地支持目标选取,需要通过鲁棒的战场情报准备、地面作战秩序的确定、所有域的威胁能力和部署感知,以及生成指示和告警,在竞争阶段建立一个基线。MIB-T中的战区分析和控制小队、建制TROJAN远程作战设施、联合情报作战中心编队等多个作战单元负责执行这些功能。针对目标选取的有效的多域情报支持主要包括:

冗余、可生存的架构和通信路径;分层收集;及时、近实时的报告;集中分析;密切协调传感器到射手的作战演习,包括跨越从竞争到冲突的所有阶段的致命和非致命火力。

朱虹编译自互联网

李晓文审定

2020年1月

转自:防务快讯


投稿邮箱:liuyali@c2.org.cn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免费订阅



C2

如何加入学会

注册学会会员:

个人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个人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在线进行支付宝缴纳会费。

单位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单位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缴纳会费。


长按下方学会二维码,关注学会微信


来源:c2_china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cwOTExMQ==&mid=2655591955&idx=2&sn=bdfb65c8dcff085a9f685a9483dafd10&chksm=8b9bbc8bbcec359da9a98134d862b2502980bb15e0a530c71662871704060c2506ba8b03ed83&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