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Chris Turney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称:在末次间冰期(约12900-11600年前),南极西部冰盖的大规模融化曾是导致海平面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极端的冰川融化曾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数米,而这仅仅是海水温度升高不到2摄氏度的后果。“这一切发生在末次间冰期的早期。”论文的第一作者、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地球与气候科学教授Chris Turney说。冰盖中留存的古代火山灰层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了大规模冰盖融化发生的时间。令人警醒的是,这一结果预示着南极冰盖对于高温非常敏感。
在末次间冰期,极地海洋的温度较现在约高2摄氏度,这使得研究这一时期的情况对于预测全球变暖对冰川动态和海平面变化来说非常有用。“考虑到目前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以及南极西部的冰川融化情况,相似的事件可能会再次发生。” Turney教授说。
南极东部冰盖大部分位于高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南极西部冰盖则位于海床上,被大面积的浮冰所包围。这些被称为冰架的浮冰保护着冰原的中心部分。当温暖的海水进入冰架下的洞穴时,冰会从下面开始融化,使得冰架变薄,中央冰盖因此非常容易受到海洋温度升高的影响。
为进行这项研究,Turney教授和他的团队前往了位于南极西部冰盖边缘的爱国者山蓝冰区(Patriot Hills Blue Ice Area)。蓝冰区的地形非常独特——它们由猛烈的、高密度的下降风形成。当这些风从山顶吹过,就会带走顶层的雪并对裸露在外的冰造成侵蚀。顶层冰被移走后,古老的冰会浮到表面,为人们呈现出古老的冰盖历史。
不同于其它团队,Turney教授没有选择钻取冰芯,而是选择了水平冰芯分析。通过同位素测量,该小组发现在末次间冰期之前的冰盖记录中存有一个缺口。这一时期消失的冰与极端海平面上升相吻合,表明南极西部冰盖的冰曾迅速消失。火山灰、微量气体样本和冰中细菌的古老DNA都支持了这一发现。此外,研究人员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发现,在末次间冰期的头一千年中,海洋温度升高2摄氏度,海平面就会升高3.8米。大多数模拟的海平面上升发生在冰架消失以后。
“海洋变暖、冰架崩塌和冰盖融化之间的正反馈表明,南极西部可能很容易越过临界点。”新南威尔士大学Zoë Thomas博士强调说,“当它到达临界点时,温度的小幅上升就可能引发冰盖的突然融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数米。”
目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2013年报告的共识表明,下个世纪全球海平面将上升40至80厘米,其中南极洲仅贡献约5厘米。
研究人员担心,南极洲的贡献可能远远大于此。“最近的预测表明,南极的贡献可能比IPCC的预测高出10倍,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英国基尔大学可持续未来研究所主任、报告的合著者Christopher Fogwill教授说,“我们的研究强调,南极冰盖可能位于一个临界点附近,这个临界点一旦过去,可能会让我们在未来数千年里面临海平面快速上升的问题。这凸显了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需要,而温室气体排放正在导致全球变暖。”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警告说,这个临界点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Turney教授表示:“《巴黎气候协定》承诺在本世纪将温度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2摄氏度是不够的。”
接下来,Turney教授和他的团队希望扩大研究范围,以确认南极西部冰盖对气候变暖的反应有多快,以及哪些地区最先受到影响。
科界原创
编译:Sky
审稿:阿淼
责编:唐林芳
期刊来源: 《美国科学院院刊》
期刊编号: 1091-6490
原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