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社团党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工作要求,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结合学会工作,全面落实防控责任,做好防控工作。现将学会近期开展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
统筹部署,协调推进学会各项工作
在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小组领导下,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统筹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月3日由学会党委领导带队,领导小组成员对春节返工后学会办公楼和宣武门办公区落实疫情防控部署情况,尤其是人流汇集的重点部位进行督导巡查,各部门日常工作按原分工和计划正有序推进。学会实行网络办公和到岗办公相结合的错峰轮值工作制度,干部职工在关键时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各自岗位上为防控疫情尽职尽责,确保日常工作和疫情防控协调推进。
二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按照《中华医学会党委关于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要求,各支部(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不折不扣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党员同志用行动在重大考验中践行初心使命,诠释对党的忠诚。
1.杂志社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学术引领和学术支持作用,展现出科技期刊应有的责任担当。疫情暴发之后,及时选取34种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相关学科的旗下期刊,免费开放供医务人员阅读、下载,为防控和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学术支撑。各系列杂志编辑部、总编室、新媒体部、出版部等部门党员和群众,在学会及杂志社的总体部署和指导下,加班加点,通过各种媒体(杂志、网站、微信、微博等)积极组稿约稿。新媒体部技术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在网上开通了期刊的优先出版频道,编辑部收到文章后启动快速通道尽快完成同行评议、稿件加工,出版部对于与疫情相关的论文多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排版,总编室及社领导在收到稿件后于24小时内完成相关审核工作。总支书记魏均民同志,总支委员刘冰、金东同志,作为社领导班子成员,不仅要部署杂志社整体疫情防控工作,还全面参与每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文章的审核签发工作,保障刊文符合国家和学术相关要求。总编室主任赵巍同志全面负责系列期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文章组织审核工作,24小时待命,充分保证了论文的学术质量;并在2月7日爱人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未曾耽误任何工作。出版部主任赵晓飞同志春节前刚接受手术治疗,为保障疫情相关论文得以及时接收和排版,每天坚持到岗。新媒体部沈锡宾和刘红霞虽非党员,但全力以赴,面对大量网站内容更新工作,保障学术内容及时上网;党员卜延明同志全天无休,始终站在杂志社网络技术保障一线,全力保障网络运行通畅,随时应对突发技术事件。
2.第三党支部明确战“疫”虽非一线,防控仍不二责。所属部门和各位党员立足本职,针对后勤服务的工作特点,将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管理服务部京外职工多,多数春节回乡探亲的同志因疫情影响而不能及时返京,或返京需要隔离观察,维修班、食堂、保洁等后勤管理人员极度短缺。组织委员朱建军同志在家中老人长期住院的情况下仍默默承担起很多工作,一个人干了平时几个人的活。有人问起,他总是显得很轻松地说:这几天医院不让进,我正好能为防控多做点事儿。他组织研究办公楼电梯及送风的消毒方案,为同志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办公场所;在食堂在京只有他和吴飞两位党员在岗的情况下,克服诸多困难,坚持为到岗工作人员送上热腾腾的午餐。白秋霞同志在非典期间曾身在一线,对疫情的严重性理解更为深刻。她说:如果需要,我还会穿起白衣冲上去;这次的岗位在学会,我会尽自己所能保一方平安。疫情之初,她就开始着手准备。每天通过工会小组向学会职工宣传防疫知识,了解每位职工和其家属的状况。在学会口罩、消毒液等全面告急的情况下,到处打听,调动各种资源,有消息周末也赶快冲过去,想方设法为学会配备防疫物资,保障学会防疫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3.第四党支部为学术会务部,是学会联系专科分会和各位专家的重要渠道。部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及时向各专科分会传达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学会有关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分专业迅速组织相关专科分会专家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救治指导工作;通过专科分会收集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撰写的防治措施以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在学会网站、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分会网站及手机平台等多途径进行宣传报道。截至2月9日,共收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急诊医学分会、重症医学分会、放射学分会、检验医学分会、影像技术分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分会等33个专科分会上报的100余篇文稿,细数这些稿件,有告同道书、倡议书、动员信,如“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铿锵有力、义无反顾的现代版“希波克拉底誓言”,有与病毒抗争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指南、共识和操作规范等防治方面的真知灼见,有饱含温情令人泪目的“家人请放心,我会加油干”医护人员的个人点滴,共同绘就了一幅广大医护人员不顾安危、挺身而出,以大无畏舍我其谁的勇气,为保护全民健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防治之墙的令人动容的画卷。正所谓:凡为医者,侠之大者,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国有难,招必归,战必胜!
4.离退休支部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积极通过线上线下传达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及时报送老同志身体健康情况,温馨提示老同志做好防护,尽量不外出。关注推送的防护建议和措施,提高防范意识,不恐慌,做好心理疏导。针对大量网络媒体信息,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疫情面前,做到人人有责,退休支部部分党员主动参加社区抗击疫情工作。支委叶继红年愈七旬,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和社会稳定贡献余热,每天在社区帮助排查疫情隐患工作。她说:“疫情肆虐,自己是一名党员,曾经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虽不能上抗疫一线,看到奋战在一线抗疫的白衣战士全力阻击疫情,我要尽自己绵薄之力,为抗击疫情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
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结合学会特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慰问会员凝心聚力。及时发布《中华医学会致战斗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第一线的广大会员的慰问信》向不辱使命的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希望他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范、精准施策,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随后,重症、感染等20余个分会均向本专业领域同仁发出慰问,坚定共克时艰的决心。
2.专科分会纷纷行动。感染病学分会、重症医学分会、麻醉学分会、肝病分会等35个分会组织专家围绕疫情防治,结合专业特点制定临床指南方案与建议、报道防控工作事迹和发出慰问信。检验学、儿科、皮科分会等9个分会组织专家编写本专业疫情防治临床诊疗建议,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共识。截止到目前共收到35个分会信息稿件100余篇,由学术部、信息导报编辑加工,在学会宣传平台正式发布的有71篇。为了解决因防控交通限制等因素造成的其他疾病就诊不便,病理学分会利用91360平台,开展义务远程病例会诊和疑难病例的会诊活动。
3.系列杂志发挥专业优势投入疫情防治工作。系列杂志向全国医疗战线的工作人员征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论文,积极响应科技部“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的号召,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学术支撑和技术指导。为了保证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实用性,使刊发的论文真正对疫情防治发挥指导和参考作用,期刊管理部、杂志社制定并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相关论文发表要求的通知”。学会所属杂志在免费开放34种期刊内容的同时,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学协会共同发起《关于在中国知网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学术论文OA出版的倡议》,以最快的速度将科研成果用于战胜疫情,向全国、全球广泛传播,这项举措已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启动与疫情防治相关论文评审快速通道,截至2月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专栏已网上优先发表22种系列杂志组织的43篇相关文章,同时第一时间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相关指南及诊疗方案,供广大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免费阅读。截至目前,所刊载的文章总阅读量达到237 768次,其中单篇阅读量最高的达83 073人次。音像社培训专线自免费开放以来,中华医学电子版系列期刊、中华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专科分会纷纷聚焦于疫情,积极参与并供稿。目前共上线相关资源240余种,其中新冠肺炎相关文献155种,涉及重症医学、检验医学、超声医学、卫生应急等专业;科普专区上线资源69种,内容涵盖大众科普、医务人员科普、患者科普;人文专区上线资源16种,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多篇专线推文,推送至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出版资源库等主管部门和媒体,以期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
4.组织专家加强科普宣传。为了更好地为医疗工作者提供学术支撑,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疫情防护知识,科普部、网络信息部积极配合疫情防治宣传工作,在网站首页开辟“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专栏,及时发布一线专家权威回答、防控科普知识、通知公告、方案与指南等。截至目前,学会外网、信息导报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上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的信息文章共计70篇,点击超过20万次。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负责协调专家参与委新闻发布会有关学术问题口径把握任务。
5.调整学术业务活动安排。为确保一线医务人员集中力量开展疫情防治工作,学会及时对2-4月份学术活动和当前医鉴工作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保护活动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外联络部配合学术部起草“取消在华召开会议的说明”征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科协外事部门修改意见后发出。学会陆续收到泰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医学协会和医学组织发来慰问信,表示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阻击战,并愿意提供必要支持,对外联络部协助领导起草并发出感谢信。
6.海外捐赠成果。捐赠公告发出后,海外华人、侨胞积极响应,短短几天时间为湖北募集3.1万件防护服、37万个医用口罩、738个护目镜、3.13万双医用手套、1.29万个医用帽和100双防护靴,这些防护物资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民航总局以及当地大使馆的帮助下陆续运回国内。本周将有一批防护服从克罗比亚运往武汉,面对该国家停飞的状况,办公室立即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民航总局申请援助,并通过学会职工家属紧急联系外交部及当地大使馆,将尽最大努力将物资运回。对外联络部已安排专人协助收集捐赠物资的反馈。办公室将在组织管理部的协助下积极完成部分定向物资捐赠。
以上工作进展均在不断更新中。
来源:gh_84aeab5ec0cc 科技社团党建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jYyMDI1NA==&mid=2247492283&idx=5&sn=9fcaaa91882918a95aa877595b73055e&chksm=e9be2b8adec9a29c2eaa527141f1f45365c6e70d32e9286087316c8281ba779e77244218711a&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