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跟朋友相约大餐的你,会不会特意少吃点午饭?据美国“物理学组织”网站2月4日报道,一种神奇的小动物——墨鱼也具有类似的行为。当它们知道晚上可以吃到自己最喜欢的食物——虾时,就会在白天少吃螃蟹。这种基于未来预期做出决定的能力揭示了其复杂的认知能力。
“看到墨鱼如此迅速地适应了饮食调整,真是令人惊讶——几天后,它们就知道了晚上是否有虾。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而之所以有这种可能性,是因为它们的大脑非常复杂。” 该报告的第一作者、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心理学系和法国尤妮佳大学(Unicaen)的博士生Pauline Billard说。
墨鱼食谱很广,不论是螃蟹、鱼还是鱿鱼,都会出现在“餐桌”上。不过,不挑食的墨鱼也有饮食偏好。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者连续5天,每天对29只墨鱼进行了5次测试。面对相同距离的螃蟹和虾,所有墨鱼都表现出了对虾的偏爱。
此外,墨鱼的觅食行为是选择性或机会性的。通过观察欧洲常见的墨鱼——Sepia officinalis,研究人员发现:当它们每天晚上能够得到一只虾时,就会选择在白天少吃一些螃蟹。但如果它们不是每天晚上都能得到虾(随机投喂),这些墨鱼就成为了投机者——在白天吃更多的螃蟹。这表明,由于不知道晚餐是否能够得到虾,这些墨鱼通过学习和记忆食物供应的模式优化了自身的觅食活动。这种行为不仅可以保证吃得足够多,还能确保它们吃得到更多自己喜欢的食物。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5亿5千万年前,墨鱼所属的头足类动物就已经和脊椎动物“分道扬镳”了,但它们的神经系统结构却非常相似。
科界原创
编译:Sky
审稿:阿淼
责编:唐林芳
期刊来源: 《生物学报》
期刊编号:1744-9561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0-02-cuttlefish-lunch-therell-shrimp-dinner.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