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来自外太阳系

科技工作者之家  |   08月20日 09:15

作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04D31EA7-CC8A-400d-8CB2-D36D9774F434.png

6600万年前,一个天体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这个庞然大物究竟来自何处一直是未解之谜。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国科隆大学科学家通过分析位于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撞击点的地球化学证据,揭示了该天体的真面目:一颗来自木星轨道之外(外太阳系)的小行星。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杂志。

发生于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消灭了60%以上的物种,包括所有非鸟类恐龙。自1980年以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一灭绝事件由一个城市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造成。撞击将大量硫、灰尘和烟尘抛入空中,遮挡了太阳,导致气温骤降。

为弄清楚这个撞击天体是什么以及它来自哪里,研究团队从3个地点获取了K-Pg岩石的样本,并将其与过去35亿年间其他8个撞击地点的岩石样本进行了比较。

团队重点研究了金属钌的同位素。钌在地球岩石中极为罕见,且具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撞击天体具有这些同位素的混合特征。更重要的是,研究钌同位素可帮助区分起源于外太阳系(木星轨道之外)和起源于内太阳系的小行星。

约45亿年前,当太阳系由分子云形成时,内部区域的温度过高,水等挥发性化学物质无法凝结。因此,内太阳系小行星挥发物含量低,硅酸盐矿物含量丰富;而在更远地方形成的小行星则富含大量碳和挥发性化学物质。钌同位素在云中分布不均,这种异质性也会在小行星中保留下来。

研究发现,该撞击天体内钌同位素的情况与外太阳系碳质小行星非常匹配,而与来自内太阳系的硅质小行星不匹配。科学家此前认为,该撞击天体是一颗彗星,但最新研究结论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因为该天体的钌元素数据与彗星上的情况不符。


  • 金悦
    0
    科界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 陈希伟
    0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和平共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
  • 黄珍
    0
    科界是很好的学习平台,每天都会看…
  • 袁勇
    0
    科界平台,发布信息量大,学科覆盖面广,解释科学权威,值得关注!
  • 肖建海
    0
    科界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 王立正
    0
    科技工作者之家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 张军
    1
    掌握前沿资讯,普及科技知识,“科界”真香!
  • 王朋云
    0
    通过分析撞击点的地球化学证据揭示天体的真面目。
  • 陈希伟
    1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和平共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