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海洋生物空间单细胞图谱获揭示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4-04-02 13:48

作者:刁雯蕙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大”)获悉,3月29日,中国海洋大学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以柄海鞘的内柱器官为研究对象,绘制了高质量的空间分辨率单细胞图谱,全面解析了海洋动物咽部器官的细胞类型和潜在功能特征,为揭示脊椎动物咽部器官的潜在演化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低等脊索动物具有一类独有的咽部器官,即内柱。头索动物和尾索动物的内柱器官位于成体腹侧,而脊椎动物圆口纲的内柱器官仅存在于幼体阶段,随发育变态形成甲状腺滤泡。

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低等脊索动物的内柱器官具有辅助动物滤食的功能,而且是脊椎动物的甲状腺器官在演化上的前体器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后口动物咽部内胚层在咽器官发育中具有核心作用,然而,脊椎动物与低等脊索动物咽部器官在演化发育上是否具有连续性仍未有深入研究。

在该研究中,团队通过整合空间和单细胞转录组两种相互补充的技术,构建了首个柄海鞘内柱器官高质量空间分辨率单细胞图谱,结合形态学和基因表达特征,进一步解析了内柱器官细胞类群及功能的多样性。

团队在海鞘的内柱器官中发现了一个类血淋巴区域的细胞类群,并鉴定出一个位于内柱致密组织区的类毛细胞类群,该细胞类群与脊椎动物内耳毛细胞具有表达特征的高度相似性;同时,团队揭示了内柱类甲状腺区域不同成熟状态细胞共存的特征。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海鞘的单细胞图谱与脊椎动物的相关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海鞘作为脊索动物,其内柱与多种脊椎动物的咽器官存在基因特征的相似性。

该研究首次在海洋动物演化发育生物学领域运用了前沿的空间转录组学技术,高通量地鉴定了演化上独特的咽部器官的细胞类群组成。为了解多种具有重要演化地位及海洋独特生物类群的组织器官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学参考,也为了解咽部器官起源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i9035

 


  • 王宏
    0
    科界是个很好的平台,使我学习,使我进步。
  • 谢亮
    0
    知识就是力量,阅读已经成为习惯。
  • 史美枝
    0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王海梅
    0
    学习宣传科普知识,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 郭非非
    0
    科技工作者之家,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 孟继东
    0
    科界是很好的平台。使我学习,使我进步。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 何正花
    0
    科技工作者之家,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 李天明
    0
    科技创新创业发展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进步
  • 廉保友
    0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 牛曙光
    0
    科界是很好平台使我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