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为什么“泡”在水里?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3-10-13 10:20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都芃

10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走进先进数据中心机房内部,记者看到中心冷却装置采用了全浸式相变液冷技术,服务器仿佛“泡”在水中。

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主任张自力教授介绍,看似“泡”在水中,是因为先进数据中心冷却装置采用了全浸式相变液冷技术。此技术是国际上高效、先进的服务器冷却技术,能减少热阻和传热温差,保证换热效率,大幅度降低核心系统PUE值。

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的需求不断提升,预计每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不过,数据中心属于耗能产业,其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不断增长的用电量。

     10月12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主任张自力教授向记者介绍全浸式相变液冷技术。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摄

据了解,传统风冷解热极限相对较低,散热效果受自然冷源、气候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大,在数据中心机房密度提高,关键芯片及相关零部件功耗不断攀升的当下,想要提升制冷效果,实现安全运维,就需要增加相关设备,用能便会进一步提高,难以满足各地数据中心对低PUE值的追求。

液冷则在高效制冷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所谓液冷技术,是指使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媒,与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的技术,相较于风冷技术可有效提升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3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2023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23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3.3%,预计2023年全年将达到15.1亿美元。IDC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7%,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

先进数据中心是助力重庆示范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新措施,是推动重庆地区数据要素流通的新平台,是促进重庆城市发展的新底座,同时也是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举措。对在重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稳步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极具战略意义。


  • 康桂亮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吴淑英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韩加建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迟军焱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刘沈生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董学明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孙振华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孙军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崔熠清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 孙蔚
    0
    近日,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实施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