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鉴定出控制小麦籽粒数目和大小的TaSPL17基因

中国科学院  |   2023-09-04 12:00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部性状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增加籽粒同化物的分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遗传关系是决定籽粒同化物分配的重要因素。然而,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分配的遗传分子机理尚未被充分解析。因此,鉴定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穗糠之间分配的调控因子,解析相关分子机理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研究组利用来自世界范围内的306份小麦约4千万的SNP,对穗长、穗重、籽粒重、千粒重、小穗数、芒重、糠重等27个穗部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鉴定590个关联的区段。研究发现,穗子的间接性状具有更强的峰值,因此通过间接性状的方法来鉴定出强关联信号的方法是可行的。进一步,科研人员利用同化物分配性状的GWAS结果鉴定到TaSPL17为调控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分析发现,TaSPL17通过调控小穗和小花分生组织的发育来控制籽粒的大小和数量,进而提高单株籽粒产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aSPL17的单倍型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且受到驯化和育种选择。该研究为小麦穗部性状的研究提供了高密度的遗传图谱,为穗部形态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宝贵资源,并为小麦候选基因检测和克隆提供了快速的遗传解决方案。 

8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该研究由植物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的支持。 

27个穗部性状基因型-表型GWAS结果图谱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309/t20230901_4967378.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 陈娟清
    0
    %E6%AF%94%E5%88%AB%E4%BA%BA%E8%B4%AA%E5%BF%83%EF%BC%8C%E5%B0%B1%E8%A6%81%E6%AF%94%E5%88%AB%E4%BA%BA%E7%94%A8%E5%BF%83%E3%80%8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