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16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公布2023年获奖名单。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获得“生命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因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所做的开创性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
Facebook AI研究院(FAIR)研究科学家何恺明、旷视原首席科学家孙剑(已故)、蔚来自动驾驶研发首席专家任少卿、旷视研究院基础科研负责人张祥雨因提出深度残差学习,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主办方供图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该奖项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每年一届,单项奖金100万美元。
本届未来科学大奖有多位中青年科学家获奖,其中,张祥雨为“90后”,是大奖自2016年创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他在视频连线中表示:“我会一直记得导师的教导:持续创新,拓展认知边界。”一同获奖的何恺明也在视频连线时提到,研究团队非常年轻。“感谢大奖对于年轻人的肯定和认可,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领域。”
“物质科学奖”的获奖人之一赵忠贤生于1941年,是今年年龄最大的获奖者。他说,大奖奖励的不仅是获奖人,也是对合作者、对几代研究团队的支持和鼓励。“超导研究领域充满挑战,需要一代代年轻人持之以恒去研究。我愿做中国超导事业的一颗铺路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