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房静远团队首次揭示了他汀类药物塑造的肠道微环境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潜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
结直肠癌是一种由腺瘤-腺癌缓慢进展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他汀类药物与患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有关,因此了解他汀类药物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有助在结直肠癌预防上实现新突破。
研究团队通过仁济医院的结直肠癌队列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服用者腺瘤复发率更低,进一步佐证了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结直肠癌。他们利用小鼠构建肠道自发成瘤模型,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小鼠肠道肿瘤形成。
为了探究该预防作用背后的机制,研究人员综合利用临床试验、临床标本、体内外实验等资源与技术,发现阿托伐他汀可以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宿主色氨酸代谢水平,从而导致罗伊氏乳杆菌生长。此外,一项志愿者临床试验发现,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受试者粪便中的罗伊氏乳杆菌丰度上调。研究人员指出,罗伊氏乳杆菌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该菌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引发的。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是他汀类药物化学预防的基础,并提出可使用单一共生菌或其代谢产物作为目前结直肠癌预防策略的补充,为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带来了新思路。(张双虎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3-01363-5
《中国科学报》 (2023-04-21 第1版要闻)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3/4/374178.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