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前,国内量子信息科创公司“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科量子)对外发布了由其“H-Bar”项目团队研发的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AbaQu 1.0,定名为“天算1号”。
天算1号工程机外观图 启科量子供图
该工程机是国内首台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以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心主任冯芒研究员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这是国内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工程化的一次突破。工程机研制属于“从0到1”的突破,对于推动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实用化和拓展量子计算的产业生态具有开创性意义。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启科量子首席科学家罗乐向《中国科学报》介绍,离子阱技术是构建量子计算机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基于实验室系统的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系统集成度低、构造复杂、操作困难。以工程化方式推进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是目前该技术路线在国内外的焦点。
“启科量子此次通过模块集成,将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离子阱、工作环境、光学、测控四个分系统进行模块化研制,初步实现了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工程雏形。”罗乐对《中国科学报》介绍说,团队研发的超低温真空系统可提升离子囚禁时间,模块化光学系统有助于提升系统集成度,一体化测控系统便于实现便捷量子计算操作,在模块化设计、器件指标、稳定囚禁、操作一体化等方面达到了项目要求。
罗乐表示,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的实现,为在下一步通过运行通用算法、标定“量子体积”等性能参数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启科量子已经把实现标准量子算法的运行作为今年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通过算法演示和工程机工艺的迭代,向潜在用户推广。
据了解,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方案有超导、量子点、离子阱、光量子等多种,与其他方案相比,离子阱方案具有无需极低温冷却、天然离子量子位具有全同性、保真度高、相干寿命长、纠错编码开销需求低、能够实现全联通量子系统,可以通过光子互联与量子网络兼容等优势。目前美国IonQ、Honeywell等企业,在离子阱的研发和工程化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启科量子是国内首家以离子阱技术为核心,以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化为目标的公司。启科量子董事长李杨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创业团队组建以来,先后在北京、广东等地分别建立工程研发和产业化基地,致力于突破技术和工程化瓶颈,推动分布式离子阱量子计算与量子互联网络的构建。
李杨表示,“天算1号”只是启科量子的一小步,接下来启科量子将加大研发力度,努力实现数百逻辑比特的分布式运算,完善量子计算产业生态。
公开信息显示,启科量子创始团队成员中,在科学、工程、生态系统、项目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关领域专家,其中首席科学家罗乐是原子物理领域的知名学者,目前担任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量子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首席产品官陈柳平在量子通信领域有20年的科研及工程经验,曾长期担任美国量子科技公司“MagiQ”总工程师;量子计算副总裁韩琢是资深量子应用专家,曾于2012年在加拿大联合创立量子计算软件公司1Qbit。此外还有多位产业专家参与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