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方新
第一 指导原则
1. 管理视角而非仅仅专业视角:
该工作不仅仅是个危机干预的专业视角,更是一个基于危机后心身反应阶段性变化规律而具有的管理视角,需要几个部门联动,所以模型名称为“危机事件应激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模型
2. 干预工作而非心理治疗:
不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专业工作:第一,受训人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社工,还可以是护士、护工、志愿者、家属、医生等人员;第二,设置灵活, 不需要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收费等固定设置
3. 危机干预的工作原则:
即刻、就近、简洁简短原则(PIE原则),强调激发自身心理灵活性和康复力
4. 要有大系统工作视角:
注意配合医疗、护理、政府等部门的工作,合作和联动的态度,从系统的整合角度,而不能从单一角度、本位主义开展工作, 需要在一个大的视角里看待自己的工作
5. 共情要比模型重要:
一个满腹经纶、严格按照“理论模型”行事的专业人士,其干预效果可能远远差于一位有爱心、情商高的妇联工会干部或者街道大妈
6. 干预者的自我保健、接受督导的重要性:
要可持续发展,保持持久的战斗力
第二 具体建议:
1. 多在躯体、行为层面进行干预:
不管医护人员、还是病人以及家属,都是疲惫不堪、情绪激越,皮层的控制功能、认知功能都较平时减弱,所以少讲大道理,若一定要讲认知层面的话,请简洁简短!比如:请您记住一点“冷静”!
2. 多多运用非言语信息:
考虑到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防护镜、带着口罩,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躯体姿势是非常有力量的沟通影响因素
3. “相对安全感”的加强,给恐惧建立边界:
因为的确不安全,所以请避免试图给亲历者者建立所谓“安全感”,而是可以尝试建立“相对安全感”“安全感的空间和时间”,可以给恐惧感建立边界
第三 国际前沿的 SAFER-R 模型(Everly, 1995,2015)简介:
1. S-Stabilize稳定化:
介绍相互认识,建立关系;满足基本需求,减轻急性压力源,稳定化技术,催眠技术
2. Acknowledgethecrisis认识危机:
通过叙述事情经过,宣泄情绪,干预者来了解危机事件经过、亲历者的心身反应
3. F-Facilitateunderstanding 增进理解:
利用A阶段获得的信息,增进亲历者了解自己的那些在认知、情绪、躯体、行为、三观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五个层面的“异常反应”都是“对 非 正 常事件的正常反应”,正常化:把反应归为当时情景,而 非个体缺陷
4. E-Encourageeffectivecoping鼓励有效的应对:
相对安全感加强,恐惧感边界建立,自我力量的加强,放松技术,呼吸法,躯体控制技术,聚焦控制感训练,确定并加强“内在和外在资源”,评估个体正常生活的能力,生存动机加强技术,自我催眠调动“人类在地球上存活了万年以上,心和身都充满了‘活下去‘ 的古老智慧“,(我会制作这样一个音频,共大家使用,发给需要的人)医患沟通技术,与愤怒人群的沟通技术等等,问题解决,认知重建,
5. R-RecoveryofReferral转诊:
交流中注意 PTSD 和其他精神障碍的鉴别,若需要,转介给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上一级治疗机构
E- 鼓励有效的应对(行动机制)
1. 满足基本需求;
2. 联络/支持
3. 宣泄、疏泄;
4. 社会支持;
5. 提供信息;
6. 应激管理
7. 解决问题
8. 冲突化解;
9. 认知重建
10. 心灵和信仰方面
11. 经济方面的
12. 反复确认
13. 正常化
14. 给予希望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