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团队和研究员高连明团队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何芳良、美国哥伦布州立大学教授Kevin S. Burgess合作,基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的122科501属1426种植物种子功能性状数据,补充了英国千年种子库的部分种子功能性状数据,结合公共数据库获取的植物分布信息和被子植物系统发育树关系,借助最小二乘系统发育回归、变异分解等分析方法探究了种子植物分布区大小与种子关键功能性状、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植物的分布区大小存在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排除系统发育信号后,种子越小,植物分布区面积则越大;种子大小的变异性对植物分布具有一定的正效应,并且种子大小与种子传播方式交互影响植物的分布。整体而言,系统发育、种子大小及其变异性、传播方式共同解释了46.82%的物种分布区变异。该研究对理解种子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如何影响植物分布区大小提供了一个新案例。
相关研究成果以Seed traits and phylogeny explain plant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为题发表在Biogeoscience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科院国际伙伴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 种子关键功能性状对种子植物分布区大小的影响。
图2 种子大小及其变异性、传播方式和系统发育对植物分布区大小的变异分解。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210/t20221014_4851059.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