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涟漪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科学网  |   2022-09-03 13:52

张涟漪(右)与导师杜岩研究员。蒋仙玮 供图

 印度洋偶极子的触发及外源影响机制研究示意图。蒋仙玮 供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毕业生张涟漪博士的学位论文《印度洋偶极子的触发及外源影响机制研究》,近日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导师杜岩研究员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张涟漪于2015年入学,2021年获得博士学位。

印度洋偶极子(IOD)是发生在热带印度洋的一种气候现象,会造成印度洋周边乃至东亚地区异常的天气气候状态,例如影响我国华南和江淮区域的降水。在杜岩的指导下,张涟漪对IOD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从外源强迫和印度洋内部变化等角度阐释了IOD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一种改进的联合回归模型量化了太平洋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对IOD的贡献,创新性地提出了中高纬度气候变率对IOD的触发机制,并探讨了低频变化对IOD海气耦合反馈效率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Science Bulletin、Acta Oceanologica Sinica等期刊。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中国科学院设立,需经过各研究所推荐和专家严格评审,每年度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不超过100篇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要求入选的博士论文必须为本学科前沿,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并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内同领域的领先水平或国际同类领域的先进水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内容来源:科学网

来源:科学网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5424.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四叶草? คิดถึง
    0
    活到老学到老,感谢科情在线这个平台,让我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
  • 四叶草? คิดถึง
    0
    活到老学到老,感谢科情在线这个平台,让我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
  • 金光
    0
    学习宣传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自身素质,
  • 张彤
    0
    以科技创新助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
  • 胡林军
    0
    这是个好平台每天都会有新的知识供我们学习。
  • 史庆垒
    0
    科界是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使我进步开阔眼界!非常感谢!
  • 田云平
    0
    张涟漪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金光
    0
    学习宣传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自身素质,
  • 张志林
    0
    科技工作者之家是我每天学习的平台,学习长知识不断进步。
  • 苏明利
    0
    人类为了与大熊猫很好的沟通,什么办法都用上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