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团队首次实现独立量子存储器间的远距离纠缠

科技日报  |   2022-08-10 10:24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包小辉、张强等,将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相结合,采用现场光纤在相距直线距离12.5公里的独立量子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相关研究成果以编辑推荐的形式日前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网络的基本单元是远距离双节点纠缠。通过采用量子存储技术对光子进行存储,将使不同节点间的高效纠缠连接成为可能。构建存储器间纠缠并拓展节点间距一直是量子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已实现的双节点纠缠实验中,最远直线距离仅为1.3公里。2020年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在此方向取得突破,将双节点纠缠的光纤链路距离拓展至50公里。然而该实验中,两台量子存储器位于同一间实验室,并未实现长程分离。

  为实现长程分离的存储器间纠缠,每个量子存储装置需能够独立操控。在本研究中,节点A位于合肥市创新产业园,节点B位于中国科大东区,二者之间由20.5公里的光纤进行连接。团队在节点A产生了具有长寿命的光与原子纠缠,并将产生的单光子经过频率转换后发送到节点B,节点B将收到的光子再次频率转换后采用另一台量子存储器进行存储。

  实验难点在于单光子的高效传输以及长寿命量子存储。团队采用由济南量子研究院研制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将光子波长转移至1342纳米,极大地降低了光子在长光纤内的衰减。另一难点在于长寿命量子存储,存储寿命需超过光子传输时间。为此,团队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光与原子纠缠产生方案,在获得长存储寿命的同时,产生的光子比特编码在时间自由度,非常适合频率变换以及远距离传输。

  记者吴长锋


  • 梁嘉杰
    0
    %E6%8F%90%E5%88%B0%E9%92%B1%E8%B0%81%E9%83%BD%E6%B2%A1%E6%9C%89%E9%94%99%EF%BC%8C%E9%87%8D%E7%82%B9%E6%98%AF%E6%9C%89%E6%B2%A1%E6%9C%89%E6%83%85%E4%B9%89%E9%81%93%E5%BE%B7%E3%80%82
  • 王朋云
    0
    ? 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结合
  • 张军
    0
    首次实现独立量子存储器间的远距离纠缠。
  • 田东斌
    0
    科界全面,新颖,解读权威,报告及时,学习关注
  • 田东斌
    0
    科界全面,新颖,解读权威,报告及时,学习关注
  • 田东斌
    0
    科界全面,新颖,解读权威,报告及时,学习关注
  • 田东斌
    0
    科界全面,新颖,解读权威,报告及时,学习关注
  • 袁勇
    0
    科界平台,科学全面,解读权威,值得关注!!!
  • 袁勇
    0
    科界平台,科学全面,解读权威,值得关注!!!
  • 吕伟
    0
    感谢科界,感谢科技工作者之家,感谢有你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