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的通知(第一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2022-07-27 14:06
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国沉积物与环境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沉积物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的发展,深入交流和研讨关于“沉积物环境”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升我国关于沉积物环境风险研究和底泥污染治理的研发能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拟定于2022年10月21-2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会议将围绕我国海洋、河口、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湿地等各类水体的沉积物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成果讨论交流,内容设置大会报告、主题分会场、研究生报告、专题培训、特色沙龙和墙报交流等。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承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河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科学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交集团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船重工七〇二研究所、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二、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2年10月21-23日(21日全天报到) 地点:福建省厦门市 三、活动安排 (一)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主会场做特邀报告。 (二)分论坛 拟设置专题分会场、研究生专场。分会场报告将采用参会者自由申请和召集人召集相结合的形式;研究生专场只接受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报告申请。欢迎参会者积极投稿(摘要)申请专题分会场、研究生专场的口头报告。 (三)沉积物高分辨技术与设备专题培训 为促进我国沉积物研究技术和设备的自主创新与应用推广,本专场将专题报告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围绕沉积物采集技术与方法、沉积物关键物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沉积物污染物(营养盐、重金属)被动采样及其信息高分辨快速获取的原理、方法和设备进行讲解和演示。欢迎沉积物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入该专题(联系Sediment2021@163.com)。 (四)特色学术沙龙会场 会议将针对沉积物和底泥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拟设学术沙龙会场。拟邀请2~3名知名专家前辈主持和进行话题引导,围绕科学研究经历、学术科研生活等方面,进行经验畅谈和讨论。会场参加者可在学术民主气氛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期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收获、增进认识的目的。 (五)研究生专场报告 为给予与会的博士生、硕士生更多交流机会,本次会议将根据研究生的注册情况,设立1~2场专题报告会。欢迎研究生同学踊跃报名。 (六)墙报交流 本次会议将设置学术墙报区,欢迎参会者积极投稿(摘要)申请墙报展示。(墙报尺寸90cm×120cm) 四、论文和墙报征集 (一)征文议题 1.沉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 主要包括沉积物采集、处理及其中化学物质和微小生物提取/分离技术;沉积物中营养盐、有毒有害物,以及物理和生物指标的分析方法;沉积物-水和泥-生界面物化过程模拟技术;沉积物污染物信息的原位、高分辨获取技术、装备等。 2.沉积物环境过程与效应 主要包括河口、海岸和湖泊的多尺度沉积动力过程;沉积物输运对生源要素和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沉积物分布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沉积物-水界面物质(营养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迁移转化过程;水底边界层物质行为与效应;界面物质交换及内源污染定量化;富营养化、黑臭和浒苔灾害与沉积物关系等。 3.沉积物环境风险及评价 主要包括沉积物环境基准研究理论与方法;我国不同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沉积物常见污染物环境暴露与风险评估;沉积物污染判定技术与方法;沉积物环境安全与风险管理等。 4.底泥污染控制与退化底质生态修复 主要包括底泥污染和底质生境退化机制与成因;底泥修复材料研发与应用;底泥原位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与方法;退(劣质)化底质改良与良性生境营造技术;重污染疏浚底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与处置技术;底泥污染控制、处置效果和生态风险评估等。 5.沉积物与双碳战略 主要包括湖泊、河流沉积物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联性;沉积物研究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沉积物碳封存等。 6.陆海统筹与海岸带沉积物 主要包括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对海洋沉积物影响评估;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岸带沉积物生态修复;海水生态综合养殖等。 (二)论文(摘要)投稿 如有口头报告或墙报交流的人员,需提交文章摘要。摘要形式中英文均可,不超过500字,免图表。格式要求请见附件。 摘要要求:报告题目、姓名、工作或学习单位、摘要正文、联系方式(邮箱、手机号)等,摘要请按照姓名+单位的格式发送至邮箱Sediment2021@163.com,会议将统一出会议论文集(摘要)。 (三)论文推荐发表 会议推荐优秀论文至SCI刊物或中文相关刊物发表。具体刊物将在第二轮通知时发出,论文经过审稿程序后发表,有关投稿的时间和要求将在会议结束后通知。 五、会议报名与注册 (一)会议注册 本研讨会欢迎所有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管理人员、老师和学生等参加,扫码进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议管理系统进行在线注册及缴费。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议管理系统 (二)会议服务费 普通参会代表会议费服务费2000元,学生1500元(出示证件)。会议服务费包含会务、餐饮、会议资料等费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统一收取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三)缴费 1.会议费可提前汇款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账户,在线扫码支付以及报到现场支付。 2.发票 (1)电子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均开具为电子发票,下载链接将发送至代表在会议系统注册的手机号及邮箱,请自行下载、打印使用。 (2)纸质发票 纸质发票将于会议结束一个月内邮寄给参会代表。 六、联系方式 1.会议总负责: 曹文志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 2.报告及指南: 张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luzhang@niglas.ac.cn) 王飞飞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工程师 (18205936202,feifeiw@xmu.edu.cn) 3.研究生报告、墙报及会议论文集: 郑艳玲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 (15221141518,ylzheng@geo.ecnu.edu.cn) 张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13813804919,leizhang@niglas.ac.cn) 刘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13913825982,chliu@niglas.ac.cn) 林玲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博士 (13799318205,linglin@stu.xmu.edu.cn) 魏琪琪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科研助理 (15651804607,842452910@qq.com) 4.报名、成果展示与会议合作咨询 联系人:张培胜、刘婷、张宏亮、刘效梅 电话:13683578758、010-62210736 附件:会议论文摘要格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