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2-07-09 13:4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南美洲的牛肉、北欧的甜虾、东南亚的带鱼……急冻锁定的风味如何守住“冷链防疫关”?记者近日从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研发的长安链隐私计算平台已大规模应用,支撑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北京冷链”。

“北京冷链”应用效果展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长安链是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隐私计算平台在高水平保护供应链隐私信息的同时,实现高并发数据处理,精准管理百万吨冷链食品,服务超30万从业人员,大幅提升监管的穿透能力,支撑疫情风险迅速处置。

  “进口冷链的监管平台就像人的流调系统一样,如果出现问题,也需要快速追踪、精准定位。”北京微芯研究院解决方案部主任黄瑾介绍,北京市2020年9月启动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建设,2020年11月1日正式上线“北京冷链”,可实现对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的电子追溯管理,并与国家级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现数据对接。

  2021年2月12日,这一平台进一步拓展追溯品种,将全部进口冷冻食品纳入追溯范围。“在监管后台,冷链食品的来源、流向都能清晰锁定”,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北京微芯研究院创新展厅内看到,北京进口冷链食品追踪全景展示动态屏幕中清晰标明了食品进口国、食品批次、食品流通统计等栏目,并不定期更新进口食品的累计流入、流出重量、累计发货次数及累计收获次数等信息。

  如何在监管进口食品的同时实现对企业商家的隐私保护?长安链技术团队相关科学家介绍,针对涉疫冷链食品,可以快速精准定位与问题商品相关的原产国、进口口岸、上游企业、同批商品、运输人员、运输车辆及经营场所,实现“物、人、车、库 ”的全链条大数据锁定,第一时间定位风险,在数据使用方搭建“芯片级安全屋”,完成数据“可用不可见”。

  也就是说,通过高性能“芯片级安全屋”计算和数据加、解密授权等隐私保护策略,使得隐私计算在不分享明文数据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共享,将数据共享中存在的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从根源上切断。

  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5日下午,“北京冷链”平台已接入企业2.71万家,记录进口冷链食品品种9.5万个、商品批次41.9万个,流通产品152万吨,涉及1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全部省级行政区,日均流通产品约470吨。平台在保障多方经营主体的商业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追溯全市冷链食品全程数据,有效支持北京市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冷链食品相关监管。

  除食品溯源外,长安链与隐私计算也正在持续推进在国家重大关键场景的应用,例如政务服务、普惠金融、绿色减碳、医疗信息共享等领域,为我国建设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黄瑾提到,目前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西方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长时间研究,微芯研究院也将持续攻关“卡脖子”难题,在底层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力争达到世界级领先水平。

  • 莫珍志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胡维群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莫易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费晓忠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刘文坤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杨雪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王维伦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陈炳前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周光硕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陈心腾
    0
    解密“长安链”: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