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9032米!我国科学家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2-05-16 09:18

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前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中国科学院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日前,在西藏珠峰地区开展的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黑碳、甲烷、臭氧等多种分析仪器与设备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平台,于5月15日4时40分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9032米的高度。

此次观测获得了珠峰地区大气水汽传输和温室气体垂直变化过程关键科学数据,为揭示西风传输影响下的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表示,本次观测是高新技术和前沿科学的融合,在科学观测上进入了一个超前的模式。这是世界上首次在珠峰地区并超越珠峰高度,在9000米以上高空,来观测地球科学中水汽、温室气体等最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姚檀栋表示,这些成果最后一定能为我们的国家,为人类作出科学的贡献,同时也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全球应对作出贡献。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党委书记蔡榕表示,科考是人类重要实践活动代表,它既可以增加人类对自然世界运动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会推动技术的发展。在现阶段,它更是我们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此次使用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由中科院空天院自主研发。这是继2019年空天院研制的极目一号I型浮空艇观测高度到达海拔7003米后,再次刷新第二次青藏科考系留浮空艇驻空科学观测高度世界纪录。此次在珠峰地区执行任务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平台技术难度、驻空高度、携带载荷种类在已知的高原型系留浮空艇中前所未有。

据介绍,此次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挑战观测高度海拔9000米,难点颇多。首先,9000米海拔低温低压高风速环境条件下对系留浮空艇平台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第二,本次系留浮空艇的艇体材料,是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轻质低密度高强抗辐射的复合织物材料,在珠峰地区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应用尚属首次,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意义;第三,海拔9000米高度的复杂电磁环境、低温低气压高风速的环境条件的系留浮空艇的艇体、控制系统、能源系统以及锚泊系统的稳定性都提出了巨大考验,设计人员从技术角度和现场试验有力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浮空艇综合观测科考队合影。中国科学院供图


  • 王朋云
    0
    ? 多种分析仪器与设备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平台
  • 袁勇
    0
    科界平台,科学全面,解读权威,值得关注!!!
  • 荆春杰
    0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 荆春杰
    0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 荆春杰
    0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 张军
    0
    首次在9000米以上高空,来观测地球科学中水汽、温室气体等的变化特点。
  • 周钢
    0
    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科教兴国!
  • 吕伟
    0
    感谢科界,感谢科技工作者之家,感谢有你
  • 段威军
    0
    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前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
  • 段威军
    0
    我国科学家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红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