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在亚洲内陆荒漠区花粉-植被量化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  |   2022-04-28 13:00

  量化重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深时植被是世界难题。化石花粉数据是重建过去植被组成、类型及相关的生态系统的重要和直接的生物指标。然而,不同的植物类群存在花粉产量、传播方式、扩散能力以及保存潜力的差异,导致表土和/或地层中花粉丰度与其母体植物在地表植被中的丰度不相等,研究通常利用花粉代表性(R值)来评估花粉组合中某个类群的花粉丰度与地表植被中该类群所占丰度真实状态关系。长期以来,关于特定生态系统花粉R值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宇飞研究组与研究员王国宏合作,以亚洲内陆荒漠生态系统为例,依托亚洲内陆荒漠区东段长约3600公里的东西样带上的145个样方地表植被调查和表土花粉分析数据,计算了荒漠植被的优势和建群类群的R值及Rrel值调节系数,并针对决定亚洲内陆温带荒漠植被类型的优势与建群植物类群的花粉丰度与地表植被类群丰度之间的偏差校正问题,提出了花粉R值调节中位数解决方案。研究还发现,以白刺属为参考类群,藜科、蒿属和麻黄属表现为超代表性特征(R > 1),而柽柳科、蒺藜科、菊科(除蒿属外)、沙拐枣属和禾本科表现为低代表性特征(R < 1);植物的传粉类型制约着花粉的代表性,如风媒传粉的植物多为超代表性(R > 1),如麻黄属、蒿属和藜科;而虫媒传粉的类群为低代表性(R < 1),如白刺属、柽柳科、蒺藜科、沙拐枣属。上述成果为剖析亚洲内陆荒漠区深时植被及其演替的目标开辟了新途径,有助于探讨温带荒漠生态系统演化,并为其他生态系统深时植被的定量化重建树立了研究范例。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B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的支持。 

  论文链接 

  a、基于六个荒漠植被类型中表土花粉相对丰度值的聚类分析;b、地表植被重要值与表土花粉相对丰度对比;c、六个荒漠植被类型中优势类群的Rrel值;d、六个植被类型的景观图。I:温带灌木荒漠;II:温带半灌木矮灌木荒漠;III:温带草原花灌木荒漠;IV:温带一年生草本荒漠;V:温带多汁盐生矮半灌木荒漠;VI:温带矮半乔木荒漠。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204/t20220428_4833255.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杨建强
    0
    亮化重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深时植被是世界难题。
  • 解福燕
    0
    植物所在亚洲内陆荒漠区花粉-植被量化研究中获进展
  • 张婷
    0
    还出来时间长累成Levi凉皮诶贝贝vov饿哦被
  • 荆夕平
    0
    好好利用科界这个优秀的学习平台
  • 荆夕平
    0
    好好利用科界这个优秀的学习平台
  • 荆夕平
    0
    好好利用科界这个优秀的学习平台
  • 荆夕平
    0
    好好利用科界这个优秀的学习平台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