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库在维持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饮用水源供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中国不同区域的湖库逐渐暴露出富营养化、藻华等水污染问题。但国家对湖库的监测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中国众多湖库的需求。遥感监测技术的出现,使得大范围监测湖库水质变化成为可能。因此,及时而有效地开展中国湖库长时间序列水质监测对中国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有重要意义。
透明度,作为一种直观反映水质特性的指标之一,能够综合地反映水体生态系统的营养状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基于GEE平台Landsat长时间序列天顶角反射率产品数据反演了中国湖库(>1ha)的水体透明度。该研究利用3种实测透明度数据集对中国湖泊透明度反演模型进行构建与验证,结果表明透明度反演结果在时空上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五大湖区透明度均值从高到低为:3.32±0.38 m(青藏湖区/TQR)、2.35±0.21 m(云贵湖区/YGR)、1.63±0.38 m(蒙新湖区/MXR)、1.23±0.17 m(东部湖区/ELR)和0.60±0.09 m(东北湖区/NLR)。在透明度结果在10年以上的10814个湖泊中,有55.4%和3.5%的湖泊分别表现为显著上升、下降趋势。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基于三种实测透明度数据集和Landat TOA反射率构建、验证中国湖泊透明度反演模型 (a)2004-2018年实测透明度数据集的3/4用来构建模型 (b)1/4用来验证模型 (c)2007-2009年湖泊调查实测透明度模型验证 (d)1985-1990年第一次湖泊调查实测透明度模型验证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203/t20220308_4827509.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