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
他长期坚守在科研第一线,践行着“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核心价值观,一生只为国之所需,用“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行动书写着自己的科学人生。
杜祥琬(1938— )
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4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64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从核物理研究到激光技术,再到能源战略和气候变化,杜祥琬数易专业——国家需求就是他“永远的专业”。
他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精确化研究,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和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参与了国家2020年和2030年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论证,任第二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付出,在杜祥琬的学术人生中,他是如何实现转型和跨越的?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艰辛?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1938年4月29日,杜祥琬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杜孟模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母亲段子彬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历史系。因南阳产玉,雅好文字的父亲琢磨推敲,选择意为玉石的“琬”字为新生儿子取名“杜祥琬”。
杜祥琬的童年饱受战乱的颠沛流离。1939年春,盘踞在鄂北的日寇北犯南阳,杜孟模夫妻牵着两个孩子,抱着刚满周岁的杜祥琬,逃难到偏僻的内乡县夏馆镇。逃亡的经历、身后的战火,使杜祥琬幼小的心灵渐渐根植了国家、民族的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一生的选择。
在杜祥琬的人生选择中,处处都有国家的印记——他多次被安排改变自己的专业和主攻方向,无一不是为了民族大义和国家需要。
这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1959年,在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主持下,国家选派30名大学生到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攻读原子能专业,原本想学天文学的杜祥琬被选中。从此,国家的需要促使他将目光从宏大辽阔的宇宙移向细小精微的核物理领域。
1964年杜祥琬学成回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时称“二机部九院”,以下简称中物院)理论部,与后来家喻户晓的王淦昌、于敏等科学家共事,从事氢弹原理研制工作。
杜祥琬(右)和于敏。
“这个副院长,我不能当”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实施的“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军事、政治和科学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昭示,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名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建议发展对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力求缩小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差距,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创新,解决国民经济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决策,于当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为了国家需要,杜祥琬的研究领域开始从核武器技术转到强激光技术研究。1987年初,杜祥琬担任“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兼秘书长,协助首席科学家陈能宽领导专家组,负责制订并实施相关研究发展计划。
在这次学术转型中,杜祥琬婉拒了中物院副院长的任命。他找到二机部领导,诚恳地表示:“这个副院长,我不能当,因为高技术研究得全力投入。”这一次,他为自己争取了7年的科研时间。
1991年,杜祥琬接任“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在专家组的领导下,短短20年间,我国该领域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杜祥琬对国家、民族的事业满怀热忱,有极高的责任感,习惯于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国家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处理问题。
在接任“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后,他认真分析总结了各国历史上在高技术某领域研究的经验教训,执笔撰写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份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对我国的跟踪对策、发展战略方向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并在发展中逐步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
在杜祥琬的主持下,专家组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目标、研究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走出了一条技术途径正确、关键技术扎实、可跨世纪持续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路线。
多年的实践表明,经科学论证和审慎选择的技术途径是正确的。在一系列物理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中,我国在该领域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多项综合实验都获得了成功。
杜祥琬(左)和陈能宽。
统揽全局聚合力
作为从零起步的新型强激光技术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杜祥琬创新性地提出团队建设和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技术工程哲学思想,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公正、协作、创新、求实、奉献”高技术精神,不断推动该领域研究与应用的高效发展。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成立一个专家组,专家组不是来自某一个单位,而是根据该领域的性质,跨部门、跨单位协作。实行专家组负责制,由专家组站在总体的高度来组织整个规划和实施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体制。
作为新型强激光技术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杜祥琬统揽全局,把国家主管部门的战略决策、专家组的技术决策管理决策和行政单位的支持保障相结合,开创了工程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才战略是最重要的”
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创新靠的是人才,人才创造未来。“当我们能够培养出一代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而且能吸引世界各地高水平人才的时候,我们必将赢得未来。”杜祥琬曾如此表示。
长期以来,在相关技术攻关中,杜祥琬一直强调和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自担任首席科学家后,他就开始组织青年学术报告会,并鼓励年轻人写论文投稿。此外,专家组还从研究经费里拿出一部分,设立青年基金,科研人员利用申请到的基金,做一些探索性的、基础性的课题。
在2005年中物院高技术装备研制汇报会上,杜祥琬再次提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战略是最重要的,高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中青年中要出若干将才,出几位有战略眼光和头脑的帅才,才能适应任务的需要。”
当年曾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科研人员总是亲切地称杜祥琬为“首席”——不论是对深化物理问题研究的思考,还是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指导;不论是外场试验的实施,还是具体技术方案的制定;不论是装备可行性的论证,还是高技术精神的凝练和传承……无不汇聚着杜首席对高技术激光事业发展的引领、关心和指导。
杜祥琬对国家民族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对高技术事业发展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工程技术不倦求索的执着精神,将激励、鼓舞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秉承“育高新沃土 铸光波利剑”初心使命,自强笃行,不负这光荣的使命,不负这伟大的时代。
作者:陈思 张越(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