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
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
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1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因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在冬春季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只有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会感染人。
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病毒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2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一方面,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往年不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每年定期公布用于疫苗制造的毒株,因此,每年的疫苗成分都会据此调整。
2021-2022年度,WHO推荐的北半球基于鸡胚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份为:A/Victoria/2570/2019(H1N1)pdm09类似株、A/Cambodia/e0826360/2020 (H3N2)类似株B/Washington/02/2019 (Victoria系)类似株。
四价流感疫苗组份为:A/Victoria/2570/2019(H1N1)pdm09类似株、A/Cambodia/e0826360/2020 (H3N2)类似株B/Washington/02/2019 (Victoria系)类似株。
B/Phuket/3073/2013 (Yamagata系)类似株。
与上一年度相比,甲型H1N1亚型、A(H3N2)亚型病毒更换了毒株。
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后的6-8月体内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所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才能获得持续的免疫力。
3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最佳?
流感病例全年都可发生,我国的流感高发季一般为冬春季。
通常在流感疫苗接种后的2-4周,体内便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建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而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4当前我国已有的流感疫苗有哪些?
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种类型,包括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
三价灭活流感疫苗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三价减毒活疫苗用于3-17岁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疫苗用于≥36月龄人群接种。
目前,流感疫苗在我省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按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
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年龄条件,自愿接种任一类型、任一厂家的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5去哪里接种流感疫苗?
有意愿接种流感疫苗的市民,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接种单位进行咨询、预约接种。
6推荐哪些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原则上,≥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具体包括五大类优先接种人群:(1)医务人员;(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包括: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7新冠病毒疫苗和流感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即可在接种流感疫苗14天以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者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程序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或者在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 即在接种第1剂次新冠病毒疫苗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再间隔14天后接种第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同时需遵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和间隔的要求。
来源:四川疾控出品方: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后台运营方:乐山广播电视报社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本站立场。
来源:Science-Leshan 科普乐山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I3ODM5NA==&mid=2247511986&idx=1&sn=2ff6348b69f7394d7851f31f9068ce2f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