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龙山延吉鳄、二氧化碳反应器、全固态电池、整体微小激光器、球形空腔

河南漯河市科协  |   2021-09-28 10:36
    1中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 北京时间9月27日14时19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发射升空。

    汪江波 摄北京时间9月27日14时19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1次飞行。

    ——中国新闻网2吉林省发现白垩纪中期新属新种龙山延吉鳄▲ 龙山延吉鳄正型标本齿骨照片及线条图。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供图)近日,《白垩纪研究》杂志在线发表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金昌柱延吉项目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论文中,该所博士保罗·拉米和来自中、美、日等多国学者联合报导了大约1.01亿年前的吉林延吉龙井组中发现的一化石新鳄类,并命名为新属新种的龙山延吉鳄。

    延吉化石点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于2016年确定,化石点位于吉林省延吉市龙山。

    当地恐龙化石最早于2013年由奇石爱好者朴圣哲于太阳河边所发现,最初被认为是大型哺乳动物骨骼,并交由金昌柱进行鉴定。

    ——《中国科学报》3中外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反应器制造燃料▲ 辛辛那提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张天宇(音译)拿着一小瓶石墨烯,这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催化剂。

    图片来源:Andrew Higley中美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燃料的新方法,他们的目标是以此应对气候变化,并让宇航员从火星返回地球。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亮、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练成和辛辛那提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吴敬杰(音译)课题组在反应器中使用一种碳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这一过程被称为“萨巴蒂尔反应”(以已故法国化学家保罗·萨巴蒂尔名字命名),国际空间站用来清除宇航员呼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火箭燃料,使空间站保持在高轨道上。

    ——《中国科学报》4纯硅阳极打造高性能全固态电池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纳米工程师们与韩国电池制造商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使用固态电解质和全硅阳极,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硅全固态电池。

    最初的几轮测试表明,新电池安全、持久且能量密集,可提供500次充放电循环,室温容量保持率为80%,为使用硅等合金阳极的固态电池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有望用于从电网存储到电动汽车的广泛领域。

    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科技日报》5整体微小激光器现身▲ 垂直发射激光器的拓扑阵列的艺术图。

    图片来源:德国维尔茨堡大学/Christian Kroneck以色列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能使一组垂直腔激光器作为单个激光器一起工作,组成一个沙粒大小的高效激光网络。

    近日,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

    手机、汽车传感器或光纤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都在使用所谓的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

    该团队利用了拓扑光子学的概念与垂直发射光的VCSEL,而拓扑过程负责相干和锁定的VCSEL设备存在于芯片平面。

    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强大但非常紧凑和高效的激光器,不受许多VCSEL发射器的限制,不受缺陷或改变温度的干扰。

    这项开创性研究表明,实际上从理论上和实验上都可以将VCSEL组合在一起实现更强、更高效的激光器。

    因此,该结果为许多未来技术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如医疗设备、通信等应用。

    ——《中国科学报》63D图像分析发现银河系内巨大球形空腔▲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内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球形空腔。

    空腔(左)的放大视图分别以蓝色和红色显示了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云。

    图片来源:阿丽莎·古德曼/ 哈佛和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在分析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云的3D地图时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银河系巨大空腔。

    此区域正是太空中恒星形成的区域。

    此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该球形空腔跨越约500光年,位于英仙座和金牛座之间的天空。

    美国哈佛和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中心(CfA)研究团队认为,这个空腔是由大约1000万年前爆发的古代超新星形成的。

    ——《科技日报》转载来源:今日科协




来源:gh_149f7579f7db 漯河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U1NzY4NQ==&mid=2247495395&idx=5&sn=c1354c1d7ad16a10d5e2bc0dfa18bfb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